close
我最近發現一個堪稱經典的股票作手
大環境:1. 利率低 借貸成本低 適合Leverage buy out
2. 屬於股票的出升段, 遇利空不易下殺
Step1 : 籌資買進大樓 並且 買進現貨股票, 確認交易後發布重大消息
大環境:1. 利率低 借貸成本低 適合Leverage buy out
2. 屬於股票的出升段, 遇利空不易下殺
Step1 : 籌資買進大樓 並且 買進現貨股票, 確認交易後發布重大消息
====2010-01-07
喧騰已久的中和羊毛 (1439)處分大樓案今天以新台幣25.2億元出售給英屬維京群島商蛻奇公司,若以獲利21.2億元計算,可貢獻EPS 23.04元,約2.3個股本。
由於這棟大樓取得時間較早,成本較低,這次出售大樓獲利初估達 21.2 億元,可貢獻 EPS 23.04 元;中和羊毛的股價已經反映這項利多,去年 11 月 6 日創下近11年來新高價的 28.6元。
====2010-02-02
利用資產交易拉抬股價,成為這兩年台股的顯學。中和羊毛一月七日公告處分大樓獲利廿億元後,股價由廿六.五元起漲,最高曾漲到五十七.七元,漲幅超過一倍,股價創下十二年來新高,買主身分一直秘而不宣,最近市場傳言某蔡姓台商,就是以外資身分買下中和羊毛大樓的主角。
Step 2 : 殺出佈局已久的部位, 實現獲利 約3倍 佈局成本, 散戶哀哀叫, 等股市沉澱後, 再拉一波
Step 3. 由於籌碼易於掌控, 漲跌隨大戶控制
像中和羊毛 這類型的股票, 利用資產重估或者是交易, 形成重大利多, 再由股市操作賺回來, 所以買樓其實沒那麼貴啦...
理論上分析師應該忽略這種 出售資產等一次性偶發獲利, 但台灣不理性啦...
像這樣也只有董事會等Insider可以掌握消息, 其餘的人只能跟風, 膽小的我則負責記錄下如此乖張的行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