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以一二五億美元併摩托羅拉手機部門,接著是全球PC龍頭HP宣布「不玩PC了」,要分拆或出售PC部門。這些事件共同的訊息是:電腦產業再次轉折,行動裝置(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是未來;蘋果是一切風暴的發源與核心。當歷史的火車轉彎時,忽視此趨勢者全部會被拋出車外。

HP貴為全球PC龍頭,去年出貨量有六四○○萬台,全球市占率達十八.五%;PC營收占其營收的三分之一,金額達四百億美元。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割捨自己如此重要且龐大的業務,但HP卻如此做了。原因是:被蘋果打敗,而且是毫無招架之力。

HP今年第二季的行動PC(包括筆電及平板電腦)出貨九七○萬台,但蘋果單是iPad出貨就有千萬台。HP賣PC的毛利只有二到六%,少得可憐;相較之下,蘋果賣的麥金塔系統電腦(Mac)毛利還有十五到十七%,iPad毛利更高有四成,iPhone超過五成,HP在PC這塊的處境,與台灣代工廠的處境同樣悲慘。未來是平板的時代,但HP的平板賣得更差,能見度接近零;相關資訊顯示,個人電腦業務部門是惠普收入最大的部門,但也是盈利率最低的部門。分割個人電腦業務將會提高惠普的整體利潤比率,但此舉也會讓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銳減約三分之一,至於這項決策的正確與否,就有待公司未來的營收表現來證明了。

2011/08/17 才傳出 BestBuy 的 HP 平板電腦銷量淒慘無比時(BestBuy向HP進貨 27萬台 TouchPad卻銷售不到一成),HP 在 8/18 正式宣布不玩 webOS 了,也就是不再開發 TouchPad 平板電腦、webOS 手機了!HP 也同時表示正在慎重考慮個人電腦(PSG)部門未來的去向,不排除將整個部門出售的可能。原本受美股大跌影響 8/18 HP股價(HPQ)就跌了 6%,盤後消息一出,股價更繼續大跌了 10% !

谷歌買下摩托羅拉,則更是印證未來行動裝置是兵家必爭之地,未能在此立足者就將被淘汰。谷歌願意溢價近七成買一個沒落的手機廠,主要著眼在專利權。不得不花這筆錢,又與之前北電標售六千多項專利權,被微軟、蘋果等聯手以四十五億美元標走有關;微軟則輕描淡寫的回應:當初微軟曾邀請谷歌一起去標,但被拒絕。

電腦產業從戰後發展至今的幾次重要轉折,第一次的起飛當然是以IBM為代表的大型電腦時代,IBM當時的市占達七、八成,因此當八○年代的個人PC起飛時,IBM根本忽視不屑,認為這種「小生意」不值得做,結果是造就了蘋果、微軟、英特爾等公司的掘起。IBM成為「憂鬱巨人」,一九九六年四月,微軟的市值超越IBM,見證了一次電腦產業的轉折。

但近年行動裝置時代的來臨,又代表另一次轉折,反應慢者就被踼出。站在浪頭、引領風潮的蘋果,一九九六年幾乎要倒閉,但透過一系列「I」系列消費產品再創奇蹟,市值在去年超越微軟,今年則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在行動裝置上幾乎毫無建樹的微軟,縱然在PC作業軟體的市占率仍超過九成,年初也與諾基亞(另一個忽略趨勢而陷入困境的手機龍頭)結盟,但今年五月,微軟的市值被浴火重生、專注軟體服務的IBM超越了。微軟可能是下一個「憂鬱巨人」!

**************************************

惠普打算趁個人電腦事業還值錢的時候賣掉,顯示惠普反應產業趨勢的速度很快。美國公司的策略通常都反應很快,並且有很多種思考角度。例如美國企業可能看到獲利不如預期,或是感受到某一事業未來發展將會很辛苦,就會迅速做出決策。

惠普有意出脫個人電腦事業,有可能是在2001年併購康柏之後,看到個人電腦事業獲利的力度不夠,因此要在現在該事業表現還不錯的時候就出場。蘋果與平板電腦強勢崛起,在消費者一窩蜂湧向類似蘋果(Apple)iPad的平板電腦下,個人電腦市場成長停滯,因此惠普計劃降低對賺錢不多的個人電腦事業的依賴程度。此項惠普72年歷史上幅度最大的業務調整,凸顯該公司徹底改革的決心,惠普改造為像其長期競爭對手IBM一樣的企業,以電腦服務為主要業務。

與退出個人電腦業務相比,惠普關閉剛起步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更令人震驚。惠普進入這兩項業務僅僅兩年,在其智能手機品牌Palm上先后累計投入18億元研發資金,研發出了受到業界好評的webOS操作系統,但市場表現不佳。其原因主要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被蘋果(Apple)和谷歌(Google)兩家公司壟斷。

當時收購康柏電腦的舉動曾讓惠普登上個人電腦業界的王座,惠普現在分割個人電腦業務的計劃,是該公司第二次打算去除一項核心業務。在西元1999年時惠普經分割出測量設備部門,並將該部門併入一家名為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的企業中。被分出的測量設備業務中包括讓惠普得以起家,而且非常成功的關鍵技術。

台灣廠商的產品附加價值低,且看全球產業動態的速度不夠快,往往只是看國內哪一家廠商狀況好,就跟著做一樣的事,像是很多人都去搶蘋果的零組件訂單,但卻造成獲利被蘋果「吃死死」,蘋果一砍價,公司毛利率就受到影響。台灣廠商應該突破既有的思考與經營慣性,不僅要更創新、走在產業前面,整體的生產狀況也要更彈性,才能因應產業變動極快的市場狀況。

**************************************

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惠普(Hewlett-Packard,HP)即將分割個人電腦業務,這個改變凸顯出惠普進入後PC時代的困境------資訊產業的成長不再是來自電腦,而是來自軟體及行動通訊設備。惠普表示,董事會正在評估旗下個人電腦業務的戰略方向,其中的選擇可能包括“全部或部分的分割”(在美國,通常意指可能獨立或出售),惠普還將放棄銷售挑戰蘋果(Apple) 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同時惠普同意投入約102.5億美元收購英國軟體公司Autonomy ,以求進入利潤更高的公司數據分析業務。

惠普的個人電腦事業部,最有可能由三星或大陸聯想拿下,因為在台灣廠商中,宏碁近期營運表現疲弱,加上公司適逢轉型期,此時可能較沒有能量去買惠普個人電腦事業。另外,台灣的代工廠也不可能跳出來做品牌,宏達電跑來接惠普個人電腦事業的機率也相當低。

惠普分拆PC部門衝擊,遠勝當年IBM分拆PC部門給聯想,主因是昔日國內筆電、PC代工率不若今日高,一旦惠普PC部門易手,導致國內廠商訂單流失,後果恐不堪設想,「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惠普PC部門賣給了韓國三星」。

集邦科技分析,倘若三星如市場預期買下惠普,則三星在PC的全球市佔率,將從4%竄升至22%,除打通 三星在DT的任督二脈之外,三星集團中的DRAM、NAND、LCD市佔率高居全球首大,透過PC版圖重組,三星零組件事業接收新訂單是水到渠成,相對也 將壓縮台系廠商空間。

三星電子執行長崔志成2011/8/25日透過電郵表示:「為了平息關於此事的所有傳言,我在此極為肯定的聲明,三星電子不會收購惠普PC事業」。惠普PC事業與三星旗下業務「完全缺乏綜效」。三星董事長李建熙敦促公司高層,透過併購致力擴展軟體事業的競爭力

工業局在周末期間,已要求資策會、工研院等法人提交衝擊報告,近日也會與華碩、宏碁品牌廠及英業達等相關代工廠會商,至於政府是否可能協助國內品牌業者出手標購惠普PC部門,官員苦笑,「競標後的經營問題,恐怕更困擾業者」。

目前台廠代工惠普電腦產品的供應鏈上,包括英業達、廣達;電池廠則有新普和順達;機殼廠是柏騰;電腦鍵盤廠則是精元和PCB廠(印刷電路板)瀚宇博。此外,惠普對鴻海、鴻準、緯創、可成、群光、巨騰及新日興等台灣廠商的營收也有貢獻。據了解,從惠普供應鏈來看,一旦經營權易主,訂單分配勢必重新洗牌,台灣代工廠則以英業達影響最大,如果未來接手HP的PC部門是聯想,則影響最小,因為聯想原就是台灣的合作夥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