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期包括倫敦、新加坡、南韓、甚至是台灣都有意爭取成人民幣離岸中心,面對強敵環伺,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十分有信 心,認為香港的資金和人民幣存款充裕,「區域唯一」的人民幣離岸 中心地位不會被取代。「台北近年內尚不可能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即便是倫敦要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也只是加強與香港的合作,因 此香港仍是「區域唯一」。香港受惠於地域關係、中央政策支持、香港與內地經濟往來頻繁,加上人民幣資金及存款充裕,香港將來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人 民幣離岸中心。

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行長裴奕根曾對媒體表示,台灣與大陸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密切,將形成人民幣集聚效果,但恐難成為離岸中心。香港是大陸企業的橋頭堡,H股是大陸企業上市首選,這些優勢台灣都沒有。利順金融董事總經理潘振威也不看好在亞洲建立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他認為,如果在同一地區再設置清算中心,是一種重復。如今,香港與英國成立合作小組,似乎印證了這種觀點。

爭取人民幣境外中心,彭淮南日前曾說,要先達到第一步(貨幣清算)再談第二步,否則可能不切實際。2011年兩岸多次圍繞清算協議進行商談,但由於涉及內容龐雜且敏感,不如想象中容易,至今沒有達成共識。

要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台灣也需要大規模的人民幣存款,才能確保“供需”均不虞匱乏。然而,目前兩岸貿易采用人民幣清算的量并不夠多。有研究者指出,主要原因是兩岸主要進行產品零部件貿易,支付貨幣仍然以美元為主。據台灣“央行”公布數據,島內銀行通過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管道,吸收人民幣存款,迄今只吸收人民幣十餘億元。

央行又花了相當大篇幅說明兩岸貿易直接以人民幣結算的「壞處」,台灣央行說交易雙方都使用同一貨幣才能規避匯兌風險,例如德國與法國都是用歐元交易;如果兩岸貿易使用人民幣,那麼台灣進出口商收了人民幣之後,換回台幣時,就有匯率風險;目前台幣與人民幣都不是國際通用貨幣,兩種貨幣匯兌,必須透過美元或歐元等第三種貨幣換匯,交差換匯的結果,與直接結算差異不大,不能減輕匯兌成本,但我方廠商卻要負擔全部匯兌風險。兩岸簽訂貨幣機制最大好處,就是確認本國銀行收取的人民幣資金,能有順暢投資去路。

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設立主要取決於中國政府人為力量的主導,有沒有機會、能不能設立,都要中國政府說了算。對欲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台灣而言,與中國政府的協商勢不可免。而這,都需要政府出面與中國大陸溝通協調。

陸方考慮陸銀2012年就可在台設分行,因此打算等陸銀在台辦事處升格分行後直接作為清算行,屆時清算機制可能才有得談。

------------------

金融業是政府控制的特許行業。如果兩岸政府沒有講好,互相不可能有業務往來。2009年底兩岸簽訂了金融合作備忘錄(MOU),算是往前邁開了一大步。但雙方只是拿到對方的入場券。2010 年中,兩岸簽訂ECFA,早收清單上才有一些優惠措施,例如縮短台資銀行在大陸准入時程及放寬人民幣業務的限制。然而台灣覺得大陸對我的限制仍然頗多,大陸覺得陸資不如外資。因此雙方仍然卡來卡去。

央行昨日提到,2010年10月,曾派員赴北京與中國人民銀行初步洽談相關議題。當時與會的多名台灣金融業者,當時都親耳聽到,台上的人行國際司副司長金中夏,以「時機上還不成熟」回應此事。2011年3月,「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首次納入中共十二五政策規劃,人行的態度才有了180度轉變。納入十二五規劃意味著,此事已非屬人行層級,而是更高的,包括:國務院、中共政治局常委、甚至中共國家領導人等,都希望推動下去。央行外匯局人員,在2011年3、5、8月三度以越洋電話方式與對岸聯繫。隨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納入十二五規劃,我央行與對岸央行聯繫時,明顯感受到對方態度變得更友善,願意開始研議我方所提出的版本。

兩岸央行過去談判時,對岸表達要等陸銀來台申設分行後才會簽署清算機制。在台準備營運的兩家陸銀,很可能成為日後兩岸清算的中介機構。兩岸簽署貨幣清算機制後,國銀就能確保穩定的人民幣來源及運用管道,屆時民眾就能在國銀開設人民幣帳戶,存人民幣賺利息,企業也能在台灣發行人民幣債券籌資。
------------------

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蔡友才指出,台灣要在香港之後發展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取決於3大要件,也就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人民幣的存量與流量,以及金融性交易量。他並預期,當香港人民幣占整體貨幣供給量的3成時,台灣將較有機會再發展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並非指幹掉香港】

在此之前,台灣可先研究建立台灣境內的人民幣清算系統,由於台灣目前已有境內美元清算系統,在該基礎上發展人民幣清算系統,技術層面問題不大,可再透過此系統,與中國大陸銀行或中銀(香港)進行清算,並且在政策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開辦人民幣業務後,只要台灣具備一定規模的OBU金融中心,配合人民幣業務大幅擴增,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具規模的人民幣結算中心。

此外,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要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人民幣的存量與流量,以及金融性交易量等3大指標。其中,以人民幣存量為例,國銀OBU加上海外分行的人民幣存量,至少要達到數千億元,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條件才會更成熟。

兆豐金控旗下兆豐銀行8月底拔得頭籌,率先開辦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人民幣業務後,開辦後21個工作天,OBU人民幣存款量就衝到16.16億元,OBU的匯出匯款達到26億餘元,擴大OBU金流與外匯交易業務量,逐步增加台商企業以OBU為國際資金調度中心的比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sham6377 的頭像
    arsham6377

    Michael Blog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