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發生初期,德債、美債、零售類股、電信、保全類股是避險標的。但是,在危機發生之後,該類股反成風險標的,反而是要去觀察被波及的類股,
    是否已經過份偏離基本面(可成)?
    是否已在谷底盤旋?
    是否下檔風險有限?
在明確的反彈訊號後,不要遲疑立即進入等待大潮來臨,有時候會在冰冷的海水痛苦難擋,甚至會覺得法人也都開始離去,但是別忘記支撐股票價格的永遠是基本面,股價只像隻過度興奮的小狗在主人身邊走來走去。


基金經理人Hasenstab 對於避險天堂的定義和他的同儕非常不同,其他人認知的低風債-美債與德債,他認為是有危險的。他的成功關鍵是在冷清的標的上集中下注,而且下的都是大注。例如去年 11 月,他將基金的 1/4 資產投入南韓與波蘭公債市場。目前為止,據彭博社資料顯示,愛爾蘭債價格比去年 6 月底上漲了 37%,收穫相當不俗。

------------------------

企業獲利轉弱,希臘陷入歧見僵局,中東開戰可能性幾年來不曾稍緩,而投資人卻紛紛將資金投入了美國股市。

這急急的渴望,不只是為了過去三年雲宵飛車走勢後的強勁一年漲勢,還因為史無前例低利率環境的報酬率。投資人仍然擔憂徘徊不去的金融危機,及歐洲重新陷入困境的可能性。但是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公債的低殖利率及幾乎沒有報酬的存款及資金市場投資。

然而無意間,這項承諾仍引發了投資人紛紛搶進股市,推升部份指數上漲到了數年高點,其中Nasdaq指數更創下逾十年新高。

當然,美國股市的漲幅,已讓投資人擔憂可能已經過度,也可能已到了回檔整理的時候。這確有可能。回檔應已易於出現。而且聰明的投資人也無法排除歐洲的利空消息或伊朗與以色列的敵意,突然引發危機的可能性。原油市場尤其易於受到這種預期的衝擊。

但是像這類突發事件,通常只會導致迅速的賣壓,而非基本面的改變。伯南克為利率劃出了上限,也為Fed的貨幣政策定下了時間表。排除了利率的風險,也就是為股市投資人排除了一項重大不確定性,股市因而有了相對的反應。

公司債,甚至高收益債券,也賣得熱絡,近幾天來,高收益指數的報酬率僅約7%左右,而在正常情況下,該報酬率應介於約15%至19%之間。連這個領域裡,也不缺買主。

巴菲特說,低利率與通貨膨脹當能促使投資人不願購買公債及與貨幣有關的其他資產。81歲的巴菲特呼應了黑石公司執行長芬克(Laurence D. Fink)的談話。芬克於本周曾說,投資人應100%投入股市,因為股價已受到壓抑且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承諾將維持低利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