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ylvester Eijffinger是荷蘭蒂爾堡大學財政經濟學教授
Edin Mujagic是蒂爾堡大學貨幣經濟學家

德國的法院權力大得多,使它變成足以決定歐洲前途的機構。而且由於該法院對於ESM是否合憲的判決攸關歐元區的生存,其權威更延伸到法律範圍之外,及於經濟和政治。因此,忽視「卡爾斯魯厄因素」的歐元危機辯論,形同毫無用處的學術清談。例如,大多數提議牽涉某種程度的財政聯盟,無可避免將造成部分財政主權從國家政府轉移給歐盟。但進一步財政整合的最終決定權卻操在憲法法院手中,而非德國的政策制訂者。近來一些經濟學家和政治人物已開始注意卡爾斯魯厄因素,但他們大多錯誤期待該法院創制解決危機的法律。如果以為德國政府可以忽視或規避憲法法院的決定,也是錯誤。由於憲法法院受到公眾強力支持,沒有德國決策者敢於挑戰其判決。

德國法官並未踰越權責規定德國必須如何採取何種行動,而只建立決策者在德國內部必須遵循的標準,從而影響整個歐洲。此外,德國憲法法院早已判決,只有德國公眾(而非政府)可以轉移財政主權給布魯塞爾。總理梅克爾或國會都不能作主;任何可行的提議都必須交付公民投票。挽救歐元需要全面的解決方案,不但要符合該法院的標準,也必須獲得德國公眾的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