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 ,德國知名投資大師,嫻熟金融商品和證券市場的一切,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本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大家是否該躋身名人之列,也做個投機人士?基本上,這取決於兩件事,即物質條件和個人性格。關於第一個前提條件,我牢記一條座右銘: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如果真的沒錢,首先必須工作。在證券投機失敗後,我好幾次身無分文,甚至欠債,以至被迫重操舊業,作經紀人和顧問,賺取佣金,以脫離窘境。
經紀人--只管成交量、基金經理--幾十億資金的統治者、金融鉅子--大莊家、套匯者--絕跡的投機人士、證券玩家--證交所中的賭徒、投資者--證券市場中的長跑者、投機家--有遠見的戰略家。
所有經紀人和銀行的投資顧問,都處在和客戶的利益衝突中,她們只有在成交時才能賺錢,這點對客戶而言,相當不利。認真負責的財產管理人沒有經紀人和投資顧問的利益衝突問題,她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他們為客戶取得的利潤,如果客戶賺錢,財產管理人也賺錢,反之亦然,財產管理人的收費結構愈嚴格,他的投資成就就愈好,我一直拒絕提出整體投資建議,因為在說出建議前,必須真正了解尋求建議的人,必須把他看透。
我該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入投資者的行列,在從事證券交易的人當中,以平均水準來看,投資者的表現最好,因為即使是投機家,也只有少數是贏家。
如何成為投機家?這有點像女子如何從事最古老的行業一樣,投機家是種美妙的職業,尤其像我一值停留在第二階段,但我必須承認,這不屬於一般市民的行業,也不保證成功;大多數進入證券交易所的人意在瘋狂賭博,不假思索地炒作來炒作去。每次證券市場蕭條,大家對股票和證交所都感到由衷厭惡,但我堅信之後都會出現新的時期,過去的一切傷痛會被遺忘,大家又像飛蛾撲火般,再次走進證交所。只有長期不須動用的資金,才可以拿去投資,而且要投資一流的股票,絕對避免投機,大家不該相信,可以透過投機獲得固定收入。
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貨幣政策、利率、經濟擴張、國際局勢、貿易收支、經營報告等,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各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真正的投機家是思考的人,但很多人卻認為投機家是不用工作的人。證券投機家這種職業,一方面像新聞記者,另一方面又像醫生,新聞記者撰寫新聞,然後又必須像醫生一樣,作出診斷;任何學校都教不出投機家,他的工具,除經驗外,還是經驗。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
每當某個地方出現機會,某種商品、貨幣、債券或股票的價格和正常價值之間出現差異,投機家便忙碌起來,等候市場在某個時候弭平差異。重大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不該只把股票當成投機對象,例如我就曾利用債券作出最成功的投機。
想投機房地產,必須有巨額資金和良好信譽,因為購買房產的部分資金是向銀行或第三者籌措的。我的結論是,資金雄厚,且熟悉房地產市場的投機人士,可以試試運氣。很多人,例如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靠房地產業致富。其它人如榮格‧史耐德(Juergen Schneider)卻因此破產,必須在監獄了卻殘生。就和其它的投機行為一樣,發財和破產緊緊相依。
原料投機中,長線(買入)總有短線(賣出)相呼應。一位投機人士把賭注押在價格上漲上,就會有另一位投機人士押價格下跌,這是個充滿巨大風險的交易。
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
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 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 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 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 覆。最後,他倆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男子就是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
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其實不然。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要證明這點,我不必追溯遠古的歷史,過去五年就是最好例子。一方面,德國經濟成長持平,失業率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證券市場卻增加了三倍,前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封丹在上屆聯邦議院選舉前的競選演說中,不斷對此大加抨擊。其實他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也對經濟一竅不通。
相反地,在美國,經濟因為就業充分而繁榮,證券市場跟著景氣發展。那裡同樣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卻無購買壓力,行情就會下跌。反之,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會上漲。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與需求,我的全部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股市也有背景音樂,決定長期的發展趨勢,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年,在投機人士準備從中看出上漲和下跌的時段,從中獲利前,必須聽出背景音樂是大調,還是小調,這種背景音樂由兩部分構成:戰爭或和平,及長期經濟發展。我相信,基本上經濟還是會持續成長,因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是大家對高標準生活的渴望,當富翁變懶,而且厭倦時,還會有其他想提高生活水準,努力促進經濟成長的人,這就是世界的進程。
穩定只是幻想
直到被歐洲中央銀行取代前,德意志聯邦銀行一直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阻礙德國在統一後創造第二個經濟奇跡的機會,其口號是穩定、穩定、再穩定,目標在達到零通貨膨脹率。多年以來,美元兌馬克的匯率一直被低估,所以原料的進口愈來愈便宜,這正是聯邦銀行想要的。然而,在出口產品佔四○%,貿易持續保持順差的國家,這種政策卻扼殺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由於競爭壓力愈來愈大,企業被迫不斷進行理性管理,或將生產線遷往國外,目前德國許多企業正是如此。
穩定並不是唯一的生活目標,生活目標應該是和平、富裕,而且穩定應該是政治穩定,而不是貨幣價值穩定,才是最高目標。前德國總理赫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說得完全正確:「寧願要五%的通貨膨脹率,也不要五%的失業率!」輕度通貨膨脹根本不會危害經濟。
貨幣供給
就像匈牙利一位吉普賽音樂家所說:沒有錢,就沒有音樂,同樣地,沒有資金,就沒有經濟成長。一是貨幣,貨幣對證券市場而言,就像氧氣之於呼吸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再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如果投資大眾的心理是負的,即沒有人想買股票,市場也不會漲,只有在貨幣和心理都呈現正面時,股票指數才會上揚,兩個因素都是負面時,指數就會下跌。如果一個因素呈正面,另一各因素呈負面,發展趨勢就會持平,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行情平淡、無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如果大小投資者願意,且有能力買股票,指數就會上漲。他們願意購買股票,是因為他們對金融及經濟形勢抱持樂觀看法;他們購買股票,是因為口袋裡有足夠的資金。這就是行情上漲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經濟呈現不利的態勢,都適用。同樣的機制也會起反作用。當一般大眾非常悲觀,負面評價未來,而且缺少現金,一方面因為大眾可以將錢投資到其它地方,例如房地產、儲蓄或債券,賺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為貸款取得更加困難。如果缺少想像力和貨幣,指數就會跌到谷底。
我認為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了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如果有很多剩餘資金留在金融機構內流通,據我的經驗,這些流動資金的一部分最晚在9到12月之後,便會進入證券交易市場;反之亦然,如果貨幣因素是負面的,大眾的心理狀態再9到12個月之後也會轉成負面狀態。。通貨膨脹對股票交易並無負面影響,甚至,追根究底而言,股票和其他有型資產一樣,必須靠通貨膨脹帶動;說的明白一點,通貨膨脹就像是加溫中的浴缸,坐在裡面很舒服,但必須小心水溫隨者水溫加熱,水也會燙傷人。
如果利率發生變化,對市場來說,便意義重大,市場對利率非常敏感,他們就會在通貨膨脹剛出現時,做出反應,賣掉股票,停止買進股票,於是預期中央銀行提高利率的心理出現,相反地,如果投資者重視企業獲利及經濟指標,就可能發生即使中央銀行多次提高利率,股票行情仍然持續上漲,此時,就會產生失衡現象,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機會,因為最遲12個月後,指數會跟上貨幣,因此中央銀行強勢提高利率後,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氣氛愈熱絡,崩盤的狀況就愈厲害。
債券的利率愈高,對股票的壓力愈大,如果債券利率高於通貨膨脹率和股票紅利,大家就會選擇債券,如果長期債券利率低,投資者便甘冒更大風險,轉而投資股票。只要通貨膨脹略為增加,中央銀行也如期提高利率,長期利率便立即開始上揚,相反地,如果由於經濟成長衰退或物價上漲率減小,中央銀行如預期調降利率,債券利率也會下降,有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長期債券利率在一定時間內,跌到低於短期利率的水準。
證券市場像二手車市場
我已經解釋過,證券市場不是經濟狀況的溫度計。指數發展經常和市場狀況背道而馳,景氣好的時期,企業把所有資金用於直接投資,過去二十年,特別是美國,並未看到股票回購的現象。相反地,當企業需要籌措資金時,會向股票市場借錢,提高資本,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增加,供給因此擴大。由於資產重組,某些公司甚至還會出售其它公司的股票,導致市場出現數量龐大的新股票。
證券市場和二手車市場相似。每當大汽車公司推出新車種時,汽車銷售商便異常活躍,甚至在價格上對客戶妥協,或免費提供特殊裝備,這時二手車的價格就會下跌。
固執的投資者
投資者分兩類,固執的投資者,是按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長期看來,是證券市場的勝利者,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在什麼人手裡?
股票市場的技術狀況,也就是說,市場對好消息或壞消息的反應程度,只取決於一個問題,股票是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如果固 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 了作用,相反地,壞消息卻會以失敗告終。我稱第一種情況為「過度買進」的市場,第二種情況為「過度賣出」的市場。
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
是否有錢?
根據我的定義,一個人是否有錢,關鍵不在於他有多少財產,而在資本是否完整無缺,有沒有負債。某人擁有一萬馬克財產,但他只花5000馬克購買有價證券,而且不負債,這樣就算有錢,相反的,擁有一億馬克資產的超級富翁,花兩億馬克購買股票,就不算有錢,因為他只有負債。在股票交易生涯中,我有時也欠債,而結果幾乎都是負面的。記憶中,最痛苦的一次經歷是在五○年代,當時紐約證券市場大漲,在我看來,當時具有革命性的新工業,如電子和計算機業前景看好,於是我買了這些企業的股票,因為想提高利潤,我另外又融資買進,直到用完所有的信用額度。
當時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他是戰場上的英雄,卻不是天才。艾森豪威爾在美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有關他和德國影星瑪蓮‧黛德莉(Marlene Dietrich)的戀愛謠言,對他絲毫無損。對華爾街來說,人民信任他們的總統,是非常重要的,至於他的政黨屬性,則是次要的。還有一年就將舉行下屆美國總統選舉,大家相信艾森豪威爾將軍將連任美國總統。我想,證券市場會提前反映。
但後來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九五五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突然心臟病發。第二天,華爾街股票下跌了一○%到二○%,跌入谷底。我被迫履行義務,向經紀人追繳保證金,但由於信用額度已全部用完,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股票,當然全都賠錢。這時艾森豪威爾能否成為總統候選人,似乎成了問題,大家擔心事態繼續惡化,嚴重的不安情緒蔓延開來。很多和我一樣欠債的同事也不得不賣掉股票,於是更加快下跌速度。幾天後,艾森豪威爾的健康狀況迅速好轉,證券市場開始上漲,很快恢復到原來的行情,某些股票後來甚至漲了十倍,但對我來說,為時已晚。
幾年之後,我再次陷入類似局面。一九六二年二月,我全力投入巴黎的證券市場,但這次沒有借錢。當時,阿爾及利亞正在打仗,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放棄阿爾及利亞,但因為法國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不一,他不得不反覆權衡。這時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四名法國將軍企圖發動反戴高樂政府的暴動,他們想阻止戴高樂放棄阿爾及利亞,國家危機一觸即發。當天晚上,巴黎的氣氛高度恐慌,大家還傳說傘兵佔領了巴黎。
我決定第二天不到證券交易所去,我幹嘛要再加重精神負擔呢?於是我去「劉易斯之家」(Chez Louis)餐廳(一家國際知名的捷克餐館),是當時影視界和新聞界名人聚會的地方。當證券交易所的一位同事偶然走進餐館,告訴我發生的事情時,我正在研究菜單,根本沒想到證券交易所。他告訴我,真的發生了血腥的屠殺事件,股票崩盤。「是嗎?」我輕鬆地問他,心平氣和享受午餐。
我對戴高樂將軍在這場衝突中勝出,深信不疑,而且因為沒有借錢,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危機很快過去了。晚上,戴高樂將軍發表著名的電視談話,他向法國各界呼籲,這個時候全法國都站在他這邊,四名不忠的將軍繳械投降,從證券交易的角度來看,已經彌補了一半損失。第二天,「恐怖的屠殺」已經被人遺忘了。
從這兩次經歷中,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是否想法?
投資者必須相信自己的看法,如果已定出戰略,便不可再受朋友影響,也不可因當時的氣氛或時事而改變初衷,否則再天才的思慮,也幫不上忙;我非常贊同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證券市場,漲跌是對分不開的搭檔,如果分辨不出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
讓我再崩盤後第一天就如次樂觀的,是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說的話:聯準會將盡全力促進經濟發展,如果有需要,我會用流動資金給所有銀行洗個澡,對我而言,有了這句話,就等於解除危機了,這番話對每位固執投資者來說,都是進場的訊號,貨幣成為正面因素,如此看來,下一個景氣時期即將到來。
有耐心才能進入市場
「大家在證券交易所裡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資深的法蘭克福投資家如此說。他們說得真對,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誰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證券市場。
我把「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當成座右銘,先有痛苦,然後才有金錢。開始時出現的總是別的東西,最後才如大家所想那樣。如果投機交易中的各個要素都有效,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他們一看到指數下跌,便立刻驚慌失措,賣掉所有股票。
還需要一點運氣
投資者當然也需要運氣。戰爭、自然災害、政局變動、新發明或騙局,都可能破壞投機的前提條件。例如,投資者把賭注押在生產減緩某種嚴重疾病,例如風濕病的製藥企業上,但過沒多入,一家和製藥企業競爭的生物工程企業,卻出人意料地發現治療風濕病的藥品,這時投資者的預測便永遠不會應驗。他的分析雖然正確,但治療藥品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前提條件,讓這條件變得毫無價值,這是他無法預知的。除了金錢、想法和耐心外,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只要缺少其中之一,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
投資者如果缺少資金,甚至有債務,就不可能有耐心。似乎永遠都是如此,開始時,一切都是另一番面貌,指數和投資者的設想背道而馳,他不得不在事情對他有利之前,便售股兌現。投資者如果沒有想法,就不會有策略,在此情況下,也不可能有耐心,因為他只會受情緒支配,隨著眾人起舞,別人買,他也買;別人賣,他也賣。如果本來就沒耐心,那麼金錢和想法對投資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他不可能等到「減一」出現,因為在想法實現之前,只要遇到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會把所有股票賠錢賣掉。如果他總是一再缺乏最起碼的運氣,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也會因此再次失去耐心。
資訊收集
我從不同的報紙蒐集當天的新聞,我喜歡閱讀的報紙是”國際前鋒論壇報”(www.iht.com),此外我聽收音機、看電視,在讀報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我的座右銘: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數據、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只瞭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如果美元疲軟,評論家便會根據某個可以用來消極解釋美元的數字或事件,斷章取義查閱最新經濟統計數字和通告,最終總能找到一些東西,作為報告美元疲軟的原因。假如美元堅挺,那些滑頭的傢伙也會找到理由。所以,這些報導和指數發展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美元之所以疲軟,是因為當天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供給,而賣主出售美元的實際動機則是無法解釋的。
波灣戰爭和1939年的情景相同,1991年,由於我對”繼成事實”現象得出的經驗,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預料到將要爆發戰爭,於是投資者紛紛賣掉股票,因為他們想,一旦戰爭爆發,指數就會下跌,但所有投入市場的人都想做聰明人,他們提前賣股票,所以指數在戰爭爆發前已經下跌,戰爭真的爆發時,所有人都已經把股票賣掉了,不再有資金流入證券交易所,股票掌握在堅強的人手中,他們也不願賣股票,因為他們預見戰爭將會結束,突然間,股票市場只剩下買主,幾乎沒有人想賣股票,上漲情況出現了。大眾所期待的事情,包括戰爭,在發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成為過去式,對證券交易所不具任何意義,但有一種訊息,即使在未來也會有影響,那就是影響貨幣的事件,且不按大眾的盼望;如果大眾普遍期待提高利率,指數在利率措施實施後,首先將上漲,特別是當大眾認為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利率措施時,但提高利率一定會在未來對貨幣供給額產生影響,且是極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高利率隨之出現的是資金短缺,這是不管證券市場是正面或是負面反應,都會出現的結果。
顯然,投入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不會對這些天天發生的事做出反應,但為了得到投資方向,難道不必了解這些消息嗎?答案是不用。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動作,大家必須像雷達一樣捕捉重要事件,正確解釋內在關係,並且獨立思考。
90% 的證券分析建議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某家銀行或集團為了向大眾推銷某股票,所做的促銷和廣告宣傳,連知名的證券教父,也強迫電視觀眾和看他的證券分析讀者,購買他們之前已買下的股票,這簡直就市現代版的攔路搶劫,這些證券交易所中的先知大多利用知名度,操縱指數朝有利他們交易的方向發展。有意思的是,大多數證券交易教父都是崩盤的預言家,預測上漲的證券交易教父較少,也許是因預言世界毀滅較能吸引人和引起更大的轟動。
根據經驗,沒有人的選股技術,可以好到即使股市普遍下跌也能賺到錢,如果貨幣因素不利,大家也不會有多餘的錢購買具潛力的股票,但如果證券市場趨勢轉變,影響貨幣的因素轉為正面,這時成長型的股票就會像火箭一般直線上升。在指數上漲的過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趨勢,其次才是選股。
首先,必須知道哪些行業將從未來發展中獲利,在發現行業後,還必須從中篩選出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在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當大眾發現成長型行業時,指數通常已非常高,包括今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增長都已先行反映在指數上了。股價永遠不會和公司的實際價值相等,總是會高或低於實際價值,然而,所有想透過電腦,或其他神奇法則預測發展趨勢的試驗都失敗了,更不用說想準確預測指數了。
P/E Ratio
假如我只把賭注押在本益比上,可能會錯過大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常把賭注押在所謂的轉機股上,轉機企業是指陷入嚴重危機、虧損、甚至即將倒閉的企業,這些企業的股票指數相對徘徊在谷底,但如果這些企業能夠扭轉局面,重新獲利,指數便會直線上揚。
『科斯托蘭尼蛋型理論』
在證券市場,升跌是分不開的夥伴,如果分不清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升的起點。同樣道理,如果分不清上升的終點,也就不能預測到下跌的起點。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感覺到市場處在哪個階段,雖然他並不能每次都用言語表達出來。每一次市場大升大跌都由三個階段組成:
1、修正階段。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起漲點的信號,但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當成交量小,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
2、調整或相隨階段。
3、過熱階段。
對毫無價值的東西進行不明智的賭博,正預視者經濟榮景的結束,標誌者繁榮的最後階段。全歐洲想碰運氣的人都到荷蘭來,購買價格肯定會再上漲的鬱金香,這有點 像今天的小儲戶,他們不計任何代價購買網路股,用光現金時,便使用融資,於是危險的局面出現,無價值的股票飆漲,這始終是証券市場崩盤的前兆。
普遍一致最明確的訊息,就是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那些不久前還不懂股票的人,就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興趣,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例如,當飛行員請我進駕駛艙,向我請教,或咖啡店的侍者問我該買賓士,還是買IBM股票時,我便覺察到市場又熱絡起來了,當媒體氣氛非常負面時,例如80年代初,”商業週刊”文章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氣氛,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這時市場就處在熊市第三個階段結束處,在這個階段,利多消息不受重視,情緒悲觀的人佔上風,這時投機人士必須進場,這些話聽起來容易,但很難做到。
如果貨幣因素始終有利,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猶豫的投資者雖然已經投資,但貨幣供給額持續擴大,使市場繼續得到資金補給,他仍然可以加碼買進,這時,投機者不僅要聰明,更要有足夠的見識,在市場普遍亢奮階段,如果貨幣因素突然轉成負面,即使大勢仍然看好,投機者也必須馬上退出市場,絕不可受到樂觀數字和預測的影響,因為樂觀態度很可能再24小時內轉成悲觀態度。
成功的關鍵就是在兩個過熱階段逆向操作。
即使投資者能做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在指數過度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才是考驗的開始,之後必須有強悍的神經,堅強的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繼續下跌,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而精疲力竭、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投機者必須對自己的想法和計畫進行深刻反省,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看法,就必須堅持到底,然而當情況從根本上改變,意識到坐在危船上時就必須儘快脫手。
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尾。一再重複。
「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在上漲中的第一階段,你應該繼續買進,因為這時已經越過了最低點。在第二階段,你應該只作觀眾,被動地隨著行情波動,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根據「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逆向操作,在下跌的過熱階段買進,即使價格繼續下挫,也不必害怕,在上漲的修正階段繼續買進,在上漲的相隨階段,只觀察,被動隨行情波動,到了上漲的過熱階段,投資者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A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很少)。
A2=相隨階段(成交量和股票持有人數量增加)。
A3=過熱階段(成交量異常活躍,股票持有人數量大,在X點達到最高)。
B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逐漸減少)。
B2=相隨階段(成交量增加,股票持有人數量繼續減少)。
B3=過熱階段(成交量很大,股票持有人數量少,在Y點達到最低)。
在Al和B3階段時,購買股票。
在A2階段,等待和保留股票。
在A3和Bl階段,售出股票。
在B2階段,等待和保留現金。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如果真的沒錢,首先必須工作。在證券投機失敗後,我好幾次身無分文,甚至欠債,以至被迫重操舊業,作經紀人和顧問,賺取佣金,以脫離窘境。
經紀人--只管成交量、基金經理--幾十億資金的統治者、金融鉅子--大莊家、套匯者--絕跡的投機人士、證券玩家--證交所中的賭徒、投資者--證券市場中的長跑者、投機家--有遠見的戰略家。
所有經紀人和銀行的投資顧問,都處在和客戶的利益衝突中,她們只有在成交時才能賺錢,這點對客戶而言,相當不利。認真負責的財產管理人沒有經紀人和投資顧問的利益衝突問題,她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他們為客戶取得的利潤,如果客戶賺錢,財產管理人也賺錢,反之亦然,財產管理人的收費結構愈嚴格,他的投資成就就愈好,我一直拒絕提出整體投資建議,因為在說出建議前,必須真正了解尋求建議的人,必須把他看透。
我該誠實建議每位讀者加入投資者的行列,在從事證券交易的人當中,以平均水準來看,投資者的表現最好,因為即使是投機家,也只有少數是贏家。
如何成為投機家?這有點像女子如何從事最古老的行業一樣,投機家是種美妙的職業,尤其像我一值停留在第二階段,但我必須承認,這不屬於一般市民的行業,也不保證成功;大多數進入證券交易所的人意在瘋狂賭博,不假思索地炒作來炒作去。每次證券市場蕭條,大家對股票和證交所都感到由衷厭惡,但我堅信之後都會出現新的時期,過去的一切傷痛會被遺忘,大家又像飛蛾撲火般,再次走進證交所。只有長期不須動用的資金,才可以拿去投資,而且要投資一流的股票,絕對避免投機,大家不該相信,可以透過投機獲得固定收入。
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貨幣政策、利率、經濟擴張、國際局勢、貿易收支、經營報告等,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各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真正的投機家是思考的人,但很多人卻認為投機家是不用工作的人。證券投機家這種職業,一方面像新聞記者,另一方面又像醫生,新聞記者撰寫新聞,然後又必須像醫生一樣,作出診斷;任何學校都教不出投機家,他的工具,除經驗外,還是經驗。總而言之,投機者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
每當某個地方出現機會,某種商品、貨幣、債券或股票的價格和正常價值之間出現差異,投機家便忙碌起來,等候市場在某個時候弭平差異。重大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不該只把股票當成投機對象,例如我就曾利用債券作出最成功的投機。
想投機房地產,必須有巨額資金和良好信譽,因為購買房產的部分資金是向銀行或第三者籌措的。我的結論是,資金雄厚,且熟悉房地產市場的投機人士,可以試試運氣。很多人,例如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靠房地產業致富。其它人如榮格‧史耐德(Juergen Schneider)卻因此破產,必須在監獄了卻殘生。就和其它的投機行為一樣,發財和破產緊緊相依。
原料投機中,長線(買入)總有短線(賣出)相呼應。一位投機人士把賭注押在價格上漲上,就會有另一位投機人士押價格下跌,這是個充滿巨大風險的交易。
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
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 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 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 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 覆。最後,他倆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男子就是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
許多外行人總是稱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其實不然。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要證明這點,我不必追溯遠古的歷史,過去五年就是最好例子。一方面,德國經濟成長持平,失業率高居不下,而另一方面,證券市場卻增加了三倍,前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封丹在上屆聯邦議院選舉前的競選演說中,不斷對此大加抨擊。其實他對證券市場一無所知,也對經濟一竅不通。
相反地,在美國,經濟因為就業充分而繁榮,證券市場跟著景氣發展。那裡同樣有過經濟高度發展,而證券市場卻蕭條的情景發生。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但這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關係。我想引用一個多年前見過的老例子,令我印象深刻。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於心理或物質上的壓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資金所有者雖然想買,卻無購買壓力,行情就會下跌。反之,如果資金所有者迫切尋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並沒有物質或心理上的壓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會上漲。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與需求,我的全部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股市也有背景音樂,決定長期的發展趨勢,時間可能長達幾十年,在投機人士準備從中看出上漲和下跌的時段,從中獲利前,必須聽出背景音樂是大調,還是小調,這種背景音樂由兩部分構成:戰爭或和平,及長期經濟發展。我相信,基本上經濟還是會持續成長,因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是大家對高標準生活的渴望,當富翁變懶,而且厭倦時,還會有其他想提高生活水準,努力促進經濟成長的人,這就是世界的進程。
穩定只是幻想
直到被歐洲中央銀行取代前,德意志聯邦銀行一直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阻礙德國在統一後創造第二個經濟奇跡的機會,其口號是穩定、穩定、再穩定,目標在達到零通貨膨脹率。多年以來,美元兌馬克的匯率一直被低估,所以原料的進口愈來愈便宜,這正是聯邦銀行想要的。然而,在出口產品佔四○%,貿易持續保持順差的國家,這種政策卻扼殺了幾十萬個就業機會。由於競爭壓力愈來愈大,企業被迫不斷進行理性管理,或將生產線遷往國外,目前德國許多企業正是如此。
穩定並不是唯一的生活目標,生活目標應該是和平、富裕,而且穩定應該是政治穩定,而不是貨幣價值穩定,才是最高目標。前德國總理赫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說得完全正確:「寧願要五%的通貨膨脹率,也不要五%的失業率!」輕度通貨膨脹根本不會危害經濟。
貨幣供給
就像匈牙利一位吉普賽音樂家所說:沒有錢,就沒有音樂,同樣地,沒有資金,就沒有經濟成長。一是貨幣,貨幣對證券市場而言,就像氧氣之於呼吸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再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如果投資大眾的心理是負的,即沒有人想買股票,市場也不會漲,只有在貨幣和心理都呈現正面時,股票指數才會上揚,兩個因素都是負面時,指數就會下跌。如果一個因素呈正面,另一各因素呈負面,發展趨勢就會持平,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行情平淡、無趣,不會出現大幅波動,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如果大小投資者願意,且有能力買股票,指數就會上漲。他們願意購買股票,是因為他們對金融及經濟形勢抱持樂觀看法;他們購買股票,是因為口袋裡有足夠的資金。這就是行情上漲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經濟呈現不利的態勢,都適用。同樣的機制也會起反作用。當一般大眾非常悲觀,負面評價未來,而且缺少現金,一方面因為大眾可以將錢投資到其它地方,例如房地產、儲蓄或債券,賺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為貸款取得更加困難。如果缺少想像力和貨幣,指數就會跌到谷底。
我認為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了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如果有很多剩餘資金留在金融機構內流通,據我的經驗,這些流動資金的一部分最晚在9到12月之後,便會進入證券交易市場;反之亦然,如果貨幣因素是負面的,大眾的心理狀態再9到12個月之後也會轉成負面狀態。。通貨膨脹對股票交易並無負面影響,甚至,追根究底而言,股票和其他有型資產一樣,必須靠通貨膨脹帶動;說的明白一點,通貨膨脹就像是加溫中的浴缸,坐在裡面很舒服,但必須小心水溫隨者水溫加熱,水也會燙傷人。
如果利率發生變化,對市場來說,便意義重大,市場對利率非常敏感,他們就會在通貨膨脹剛出現時,做出反應,賣掉股票,停止買進股票,於是預期中央銀行提高利率的心理出現,相反地,如果投資者重視企業獲利及經濟指標,就可能發生即使中央銀行多次提高利率,股票行情仍然持續上漲,此時,就會產生失衡現象,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機會,因為最遲12個月後,指數會跟上貨幣,因此中央銀行強勢提高利率後,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氣氛愈熱絡,崩盤的狀況就愈厲害。
債券的利率愈高,對股票的壓力愈大,如果債券利率高於通貨膨脹率和股票紅利,大家就會選擇債券,如果長期債券利率低,投資者便甘冒更大風險,轉而投資股票。只要通貨膨脹略為增加,中央銀行也如期提高利率,長期利率便立即開始上揚,相反地,如果由於經濟成長衰退或物價上漲率減小,中央銀行如預期調降利率,債券利率也會下降,有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長期債券利率在一定時間內,跌到低於短期利率的水準。
證券市場像二手車市場
我已經解釋過,證券市場不是經濟狀況的溫度計。指數發展經常和市場狀況背道而馳,景氣好的時期,企業把所有資金用於直接投資,過去二十年,特別是美國,並未看到股票回購的現象。相反地,當企業需要籌措資金時,會向股票市場借錢,提高資本,如此一來,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增加,供給因此擴大。由於資產重組,某些公司甚至還會出售其它公司的股票,導致市場出現數量龐大的新股票。
證券市場和二手車市場相似。每當大汽車公司推出新車種時,汽車銷售商便異常活躍,甚至在價格上對客戶妥協,或免費提供特殊裝備,這時二手車的價格就會下跌。
固執的投資者
投資者分兩類,固執的投資者,是按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長期看來,是證券市場的勝利者,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股票在什麼人手裡?
股票市場的技術狀況,也就是說,市場對好消息或壞消息的反應程度,只取決於一個問題,股票是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還是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如果固 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 了作用,相反地,壞消息卻會以失敗告終。我稱第一種情況為「過度買進」的市場,第二種情況為「過度賣出」的市場。
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
是否有錢?
根據我的定義,一個人是否有錢,關鍵不在於他有多少財產,而在資本是否完整無缺,有沒有負債。某人擁有一萬馬克財產,但他只花5000馬克購買有價證券,而且不負債,這樣就算有錢,相反的,擁有一億馬克資產的超級富翁,花兩億馬克購買股票,就不算有錢,因為他只有負債。在股票交易生涯中,我有時也欠債,而結果幾乎都是負面的。記憶中,最痛苦的一次經歷是在五○年代,當時紐約證券市場大漲,在我看來,當時具有革命性的新工業,如電子和計算機業前景看好,於是我買了這些企業的股票,因為想提高利潤,我另外又融資買進,直到用完所有的信用額度。
當時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他是戰場上的英雄,卻不是天才。艾森豪威爾在美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有關他和德國影星瑪蓮‧黛德莉(Marlene Dietrich)的戀愛謠言,對他絲毫無損。對華爾街來說,人民信任他們的總統,是非常重要的,至於他的政黨屬性,則是次要的。還有一年就將舉行下屆美國總統選舉,大家相信艾森豪威爾將軍將連任美國總統。我想,證券市場會提前反映。
但後來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九五五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突然心臟病發。第二天,華爾街股票下跌了一○%到二○%,跌入谷底。我被迫履行義務,向經紀人追繳保證金,但由於信用額度已全部用完,不得不賣掉大部分股票,當然全都賠錢。這時艾森豪威爾能否成為總統候選人,似乎成了問題,大家擔心事態繼續惡化,嚴重的不安情緒蔓延開來。很多和我一樣欠債的同事也不得不賣掉股票,於是更加快下跌速度。幾天後,艾森豪威爾的健康狀況迅速好轉,證券市場開始上漲,很快恢復到原來的行情,某些股票後來甚至漲了十倍,但對我來說,為時已晚。
幾年之後,我再次陷入類似局面。一九六二年二月,我全力投入巴黎的證券市場,但這次沒有借錢。當時,阿爾及利亞正在打仗,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想放棄阿爾及利亞,但因為法國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不一,他不得不反覆權衡。這時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四名法國將軍企圖發動反戴高樂政府的暴動,他們想阻止戴高樂放棄阿爾及利亞,國家危機一觸即發。當天晚上,巴黎的氣氛高度恐慌,大家還傳說傘兵佔領了巴黎。
我決定第二天不到證券交易所去,我幹嘛要再加重精神負擔呢?於是我去「劉易斯之家」(Chez Louis)餐廳(一家國際知名的捷克餐館),是當時影視界和新聞界名人聚會的地方。當證券交易所的一位同事偶然走進餐館,告訴我發生的事情時,我正在研究菜單,根本沒想到證券交易所。他告訴我,真的發生了血腥的屠殺事件,股票崩盤。「是嗎?」我輕鬆地問他,心平氣和享受午餐。
我對戴高樂將軍在這場衝突中勝出,深信不疑,而且因為沒有借錢,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危機很快過去了。晚上,戴高樂將軍發表著名的電視談話,他向法國各界呼籲,這個時候全法國都站在他這邊,四名不忠的將軍繳械投降,從證券交易的角度來看,已經彌補了一半損失。第二天,「恐怖的屠殺」已經被人遺忘了。
從這兩次經歷中,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是否想法?
投資者必須相信自己的看法,如果已定出戰略,便不可再受朋友影響,也不可因當時的氣氛或時事而改變初衷,否則再天才的思慮,也幫不上忙;我非常贊同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在證券市場,漲跌是對分不開的搭檔,如果分辨不出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
讓我再崩盤後第一天就如次樂觀的,是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說的話:聯準會將盡全力促進經濟發展,如果有需要,我會用流動資金給所有銀行洗個澡,對我而言,有了這句話,就等於解除危機了,這番話對每位固執投資者來說,都是進場的訊號,貨幣成為正面因素,如此看來,下一個景氣時期即將到來。
有耐心才能進入市場
「大家在證券交易所裡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資深的法蘭克福投資家如此說。他們說得真對,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誰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證券市場。
我把「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當成座右銘,先有痛苦,然後才有金錢。開始時出現的總是別的東西,最後才如大家所想那樣。如果投機交易中的各個要素都有效,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他們一看到指數下跌,便立刻驚慌失措,賣掉所有股票。
還需要一點運氣
投資者當然也需要運氣。戰爭、自然災害、政局變動、新發明或騙局,都可能破壞投機的前提條件。例如,投資者把賭注押在生產減緩某種嚴重疾病,例如風濕病的製藥企業上,但過沒多入,一家和製藥企業競爭的生物工程企業,卻出人意料地發現治療風濕病的藥品,這時投資者的預測便永遠不會應驗。他的分析雖然正確,但治療藥品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前提條件,讓這條件變得毫無價值,這是他無法預知的。除了金錢、想法和耐心外,固執的投資者還需要運氣。只要缺少其中之一,都會馬上變成猶豫的投資者。
投資者如果缺少資金,甚至有債務,就不可能有耐心。似乎永遠都是如此,開始時,一切都是另一番面貌,指數和投資者的設想背道而馳,他不得不在事情對他有利之前,便售股兌現。投資者如果沒有想法,就不會有策略,在此情況下,也不可能有耐心,因為他只會受情緒支配,隨著眾人起舞,別人買,他也買;別人賣,他也賣。如果本來就沒耐心,那麼金錢和想法對投資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他不可能等到「減一」出現,因為在想法實現之前,只要遇到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會把所有股票賠錢賣掉。如果他總是一再缺乏最起碼的運氣,那麼總有一天他會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也會因此再次失去耐心。
資訊收集
我從不同的報紙蒐集當天的新聞,我喜歡閱讀的報紙是”國際前鋒論壇報”(www.iht.com),此外我聽收音機、看電視,在讀報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我的座右銘:凡是證券交易所裡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數據、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只瞭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如果美元疲軟,評論家便會根據某個可以用來消極解釋美元的數字或事件,斷章取義查閱最新經濟統計數字和通告,最終總能找到一些東西,作為報告美元疲軟的原因。假如美元堅挺,那些滑頭的傢伙也會找到理由。所以,這些報導和指數發展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美元之所以疲軟,是因為當天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供給,而賣主出售美元的實際動機則是無法解釋的。
波灣戰爭和1939年的情景相同,1991年,由於我對”繼成事實”現象得出的經驗,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預料到將要爆發戰爭,於是投資者紛紛賣掉股票,因為他們想,一旦戰爭爆發,指數就會下跌,但所有投入市場的人都想做聰明人,他們提前賣股票,所以指數在戰爭爆發前已經下跌,戰爭真的爆發時,所有人都已經把股票賣掉了,不再有資金流入證券交易所,股票掌握在堅強的人手中,他們也不願賣股票,因為他們預見戰爭將會結束,突然間,股票市場只剩下買主,幾乎沒有人想賣股票,上漲情況出現了。大眾所期待的事情,包括戰爭,在發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成為過去式,對證券交易所不具任何意義,但有一種訊息,即使在未來也會有影響,那就是影響貨幣的事件,且不按大眾的盼望;如果大眾普遍期待提高利率,指數在利率措施實施後,首先將上漲,特別是當大眾認為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利率措施時,但提高利率一定會在未來對貨幣供給額產生影響,且是極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高利率隨之出現的是資金短缺,這是不管證券市場是正面或是負面反應,都會出現的結果。
顯然,投入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不會對這些天天發生的事做出反應,但為了得到投資方向,難道不必了解這些消息嗎?答案是不用。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動作,大家必須像雷達一樣捕捉重要事件,正確解釋內在關係,並且獨立思考。
90% 的證券分析建議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某家銀行或集團為了向大眾推銷某股票,所做的促銷和廣告宣傳,連知名的證券教父,也強迫電視觀眾和看他的證券分析讀者,購買他們之前已買下的股票,這簡直就市現代版的攔路搶劫,這些證券交易所中的先知大多利用知名度,操縱指數朝有利他們交易的方向發展。有意思的是,大多數證券交易教父都是崩盤的預言家,預測上漲的證券交易教父較少,也許是因預言世界毀滅較能吸引人和引起更大的轟動。
根據經驗,沒有人的選股技術,可以好到即使股市普遍下跌也能賺到錢,如果貨幣因素不利,大家也不會有多餘的錢購買具潛力的股票,但如果證券市場趨勢轉變,影響貨幣的因素轉為正面,這時成長型的股票就會像火箭一般直線上升。在指數上漲的過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趨勢,其次才是選股。
首先,必須知道哪些行業將從未來發展中獲利,在發現行業後,還必須從中篩選出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在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當大眾發現成長型行業時,指數通常已非常高,包括今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增長都已先行反映在指數上了。股價永遠不會和公司的實際價值相等,總是會高或低於實際價值,然而,所有想透過電腦,或其他神奇法則預測發展趨勢的試驗都失敗了,更不用說想準確預測指數了。
P/E Ratio
假如我只把賭注押在本益比上,可能會錯過大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常把賭注押在所謂的轉機股上,轉機企業是指陷入嚴重危機、虧損、甚至即將倒閉的企業,這些企業的股票指數相對徘徊在谷底,但如果這些企業能夠扭轉局面,重新獲利,指數便會直線上揚。
『科斯托蘭尼蛋型理論』
在證券市場,升跌是分不開的夥伴,如果分不清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升的起點。同樣道理,如果分不清上升的終點,也就不能預測到下跌的起點。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感覺到市場處在哪個階段,雖然他並不能每次都用言語表達出來。每一次市場大升大跌都由三個階段組成:
1、修正階段。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起漲點的信號,但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當成交量小,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
2、調整或相隨階段。
3、過熱階段。
對毫無價值的東西進行不明智的賭博,正預視者經濟榮景的結束,標誌者繁榮的最後階段。全歐洲想碰運氣的人都到荷蘭來,購買價格肯定會再上漲的鬱金香,這有點 像今天的小儲戶,他們不計任何代價購買網路股,用光現金時,便使用融資,於是危險的局面出現,無價值的股票飆漲,這始終是証券市場崩盤的前兆。
普遍一致最明確的訊息,就是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那些不久前還不懂股票的人,就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興趣,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例如,當飛行員請我進駕駛艙,向我請教,或咖啡店的侍者問我該買賓士,還是買IBM股票時,我便覺察到市場又熱絡起來了,當媒體氣氛非常負面時,例如80年代初,”商業週刊”文章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氣氛,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這時市場就處在熊市第三個階段結束處,在這個階段,利多消息不受重視,情緒悲觀的人佔上風,這時投機人士必須進場,這些話聽起來容易,但很難做到。
如果貨幣因素始終有利,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很長時間,猶豫的投資者雖然已經投資,但貨幣供給額持續擴大,使市場繼續得到資金補給,他仍然可以加碼買進,這時,投機者不僅要聰明,更要有足夠的見識,在市場普遍亢奮階段,如果貨幣因素突然轉成負面,即使大勢仍然看好,投機者也必須馬上退出市場,絕不可受到樂觀數字和預測的影響,因為樂觀態度很可能再24小時內轉成悲觀態度。
成功的關鍵就是在兩個過熱階段逆向操作。
即使投資者能做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在指數過度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才是考驗的開始,之後必須有強悍的神經,堅強的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繼續下跌,而這也就存在因損失嚴重,而精疲力竭、失去理智的巨大風險,投機者必須對自己的想法和計畫進行深刻反省,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看法,就必須堅持到底,然而當情況從根本上改變,意識到坐在危船上時就必須儘快脫手。
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尾。一再重複。
「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在上漲中的第一階段,你應該繼續買進,因為這時已經越過了最低點。在第二階段,你應該只作觀眾,被動地隨著行情波動,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根據「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逆向操作,在下跌的過熱階段買進,即使價格繼續下挫,也不必害怕,在上漲的修正階段繼續買進,在上漲的相隨階段,只觀察,被動隨行情波動,到了上漲的過熱階段,投資者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A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很少)。
A2=相隨階段(成交量和股票持有人數量增加)。
A3=過熱階段(成交量異常活躍,股票持有人數量大,在X點達到最高)。
B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逐漸減少)。
B2=相隨階段(成交量增加,股票持有人數量繼續減少)。
B3=過熱階段(成交量很大,股票持有人數量少,在Y點達到最低)。
在Al和B3階段時,購買股票。
在A2階段,等待和保留股票。
在A3和Bl階段,售出股票。
在B2階段,等待和保留現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