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十五分,多數人已準備就寢,十八位身穿紫色改良式旗袍的空服員,卻急急趕到台北華航空服站集合。五十分鐘內,她們必須趕到中正機場,為服務凌晨一點三十五分飛往關島的班機做準備。 空服員必須嚴守紀律,遲到五分鐘,可能就拉班換人。「我永遠記得,得在飛機起飛兩個小時又二十分鐘前,抵達華航空服處報到,」曾經在華航飛了七年, 現任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理事長的楊蔚齡說。 一般人看得到空服員的光鮮,卻看不見他們的辛苦。

辛苦,藏在笑容後

美貌加上高薪,是第一印象,錄取後的基本收入也高達四萬元以上華航空服處處長周正剛說:「多數人報考空服員,都是想藉著飛行到處去旅行。」

空服員要在狹小空間中迅速完成繁重的服務工作。以長榮為例,一個經濟艙的空服員平均需要服務二十五位乘客,一趟十幾個小時的旅程,要供餐兩到三次。辛苦工作的烙印,藏在親切笑臉後。為了快速的供應熱騰騰的餐點,許多空服員的手臂上,都有燙傷的疤痕。指著手臂上的紅色疤痕,曾經在華航服務八年的楊筱瑄說:「有些人更嚴重,甚至長年穿長袖遮掩。」現在她轉業進入網路公司工作。長程飛行中,休息時間少,空間更少。若飛機尾端有休息室,空服員還能進去那個十坪大、僅容六人躺臥或半坐的空間裡睡個覺。否則只能坐在一般座位上稍事歇息。

下飛機後,第一件事就是睡覺,」幾位空服員異口同聲地說。疲倦,幾乎是他們的常態。根據排班表,他們每個月的飛行時數以六十到七十個小時為基準,但人力不足時,被抓飛是常事,有時候甚至飛到破百。

寂寞,無法解決

除了疲憊,寂寞是最令人困擾的情緒問題。 空服員的生活看似多采多姿,其實跟社會與人際都很疏離。別人休假時,空服員可能正在值勤;等到自己休假,可能正是別人的上班時間。「久而久之,朋友就不再聯絡,」一位在華航飛了四年的空姐說,她的臉上充滿無奈。空服員的班表由電腦決定,每次飛行,遇到的都是不同組員。以華航為例,公司內部近兩千兩百名空服員,同組值勤兩次以上的機率很低,同事間很難建立長久的關係。

「在機上,認識的人都當是乘客,很難當朋友,」一位日亞航的空服員說。現任「空勤學園」空、地勤補習班教務總監劉平,有過四年空服員經驗,她的身邊就有一些空姐人財兩失的例子。

飛行,讓他們的視野開闊。 空服員的工作是辛苦、是寂寞,但也有其他工作沒有的收穫。在短短的七年內,楊蔚齡幾乎飛遍世界各地。接觸到不同的人種、文化與國家,不但豐富了她的生命,也讓她學會用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世界不是只有一種價值標準,」她說。

空服員有些福利還勝過一般上班族。他們的休假多,比如長榮,一個月就有十二天的休假。此外,航空公司也會提供免費的機票來慰勞她們。就以新航為例,依據規定,台籍空服員必須遷居到新加坡,不過,「我們每年固定提供每位台籍空服員四張台灣─新加坡免費機票,」新航空服處處長鄭政憲強調:「每位空服員每年也都會給一張環球免費機票,想去任何地點,隨他們選擇。」

只要一經發現懷孕,空服員可以選擇留職停薪或安插地勤工作。

空服員是個注重儀表的行業,不但航空公司會聘請專家教導空服員化妝技巧,在同儕間耳濡目染下,每個人愈來愈會修飾外表甚至把各個國家的水貨店,調查得一清二楚。可是在這個行業的學習有限,空服員在工作中學到最多的,就是與「人」相關的事情,除此之外,少有社會所需的工作技能,想轉業並不容易。「空服員畢竟是服務業,如果不喜歡接觸人群,根本無法適任。」

培養工作以外的技能

職業倦怠。空服員的工作內容非常機械化,熟練基本操作後,「學習曲線就停滯了,」一旦飛行的新鮮感過去,很多人就開始想離職。不過,年資愈久,空服員轉業的可能性愈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