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部昨宣布,自2012/04/02零時取消油價減半緩漲措施,中油反映先前應漲未漲額度,一口氣調升95每公升漲3.1元,考慮到「使用者付費」以及「長期補貼」對國家穩健發展的不利影響,油氣價格的調整「勢在必行」,這是一個很困難的決策,也是一個不得不做的決定。台灣能源有99.4%仰賴進口,因此受到國際能源價格高漲的連動性相當高,先前減半調漲沒有落日條款,其實是錯誤的決定。
中油因為收入不敵購油及煉製成本,導致虧本,終需國庫補貼,最終負擔的還是全體人民。尤有甚 者,使用最多的,補貼最多。這不論是從使用者付費的觀點,或是富有的人應該多繳一點的量能課稅,都是嚴重的違背。演變成是窮人補助富有的人的荒謬結果,如果一個不允許漲價的市場,所有的價格與應該的均衡價格形成偏差,就形成資源的錯誤配置。
目 前台電公司去年虧損達1176億元,中油吸收近5塊錢,而吸收1塊錢的汽柴油一年將少收120億元,5塊就是600億元,兩年累計下來就是1200億元, 但中油資本額才1000多億,虧損將越來越大。台電資本只有3300億,中油資本額僅1,301億元,假設電價不合理化,使台電經營有更大困難。目前估計 約在5、6月虧損就會達資本額一半,依法須招開股東會因應。工業用電成本比民生低,因為屬於批發,民生用電是零售概念,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回到成本面,都是 工業費率比民生低,這是不同架構,要分開考慮。
調整幅度10.7%,是歷史次高。經濟部預估,對經濟成長率約會影響0.22百分點,CPI將上升0.37百分點,以家戶支出影響來看,一部機車可能每月增加40元,汽車每部每月增加700元,對製造業成本增加約0.1%。在產業別上,經濟部預估將對使用鍋爐和燃料油為多的染整、水泥、紡織產業將有衝擊,汽車業認為,台灣車市短期買氣可能陷入急凍。
油價今起率先調漲觸動物價的敏感神經,若電價六月跟進再漲物價指數(CPI)逼近中央銀行所設定的「二%警戒線」,央行升息時程勢必提前,由原先外界預估的 第三季,提前到第二季,即六月底就升息的可能性大增。而為減輕壓力,行庫主管認為央行可望適當引導台幣升值。 央行上月理監事會,宣布貼放利率維持不變,主要考量上半年沒有立即的通膨風險,但也釋出油電雙漲,對通膨無法大意的警訊。
根據經驗,央行將適度引導新台幣匯率走揚,屆時新台幣將呈匯利率「雙率雙升」。央行可能適度引導新台幣升值,減緩油價上漲帶來輸入性通膨的壓力,意即首波將 「匯率優於利率」,暫無升息的急迫性。電價無法透過升值抑制漲幅,加上電價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可能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屆時就有調高利率的必要性。 目前實質利率0.075%,在油電上漲後將瞬間翻負因此央行面臨升息壓力。但即便升息,大型金控經濟學家一致認為「最多就半碼」,主要是景氣變數大,若升 幅太大恐重創企業籌資成本及投資意願,亦將使經濟復甦腳步更顯蹣跚,絕非央行所樂見。
在油價勢在必漲預期心理下,民間已出現囤油風,經濟部官員透露,為避免囤油影響公共安全,油價政策傾向速戰速決。油與電最大的不同在於,「油可以囤積,電 不行」,因此油價調整公布與實施一定要「出其不意」,才能避免囤油風蔓延。根據中油回報,漁港、大型運輸公司附近的加油站近期發油量激增超過三成,一般加 油站也增加,顯示因預期汽油漲價而搶著加油。
低燃料價格是新興亞洲國家中、低階層人民目前僅有的少數福利之一,跟亞洲地區鄰國相比,台灣的油價仍是相當便宜,特別是如果依「購買力平價」(PPP)來計算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日韓油價為台灣兩倍,而新加坡則與台灣相當。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新興國家一直在努力抑制燃料價格,隨著國際油價漲破每桶100美元,這些國家的補貼開支也激增。印尼國會3月31日以356對82票批准執政黨提案,允許政府有條件調漲燃料價格,若印尼原油價格(ICP)在六個月內超越預算設想的每桶105美元價位15%才能漲價,印尼人受夠了貪腐政府無節制花費預算。
其他新興亞洲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和菲律賓,都遭遇維持高補貼的輿論壓力。1998年印尼調漲燃料引發學生暴動,推翻了蘇哈托專政;十年後雅加達政府大幅調漲燃料價格,漲幅達三分之一,但2009年總統選舉前又調降。在馬來西亞,2008年削減石油補貼引發的街頭抗爭遭到殘酷鎮壓,隨後執政聯盟在國會失去三分之一席次,外加對五個省份的執政權。吉隆坡當局日前表示,不會調漲政府補貼的燃料,儘管國際油價飆漲。馬國去年花費200億馬元(65億美元)在燃料與家用瓦斯補貼,金額是前年的兩倍。
中油因為收入不敵購油及煉製成本,導致虧本,終需國庫補貼,最終負擔的還是全體人民。尤有甚 者,使用最多的,補貼最多。這不論是從使用者付費的觀點,或是富有的人應該多繳一點的量能課稅,都是嚴重的違背。演變成是窮人補助富有的人的荒謬結果,如果一個不允許漲價的市場,所有的價格與應該的均衡價格形成偏差,就形成資源的錯誤配置。
目 前台電公司去年虧損達1176億元,中油吸收近5塊錢,而吸收1塊錢的汽柴油一年將少收120億元,5塊就是600億元,兩年累計下來就是1200億元, 但中油資本額才1000多億,虧損將越來越大。台電資本只有3300億,中油資本額僅1,301億元,假設電價不合理化,使台電經營有更大困難。目前估計 約在5、6月虧損就會達資本額一半,依法須招開股東會因應。工業用電成本比民生低,因為屬於批發,民生用電是零售概念,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回到成本面,都是 工業費率比民生低,這是不同架構,要分開考慮。
調整幅度10.7%,是歷史次高。經濟部預估,對經濟成長率約會影響0.22百分點,CPI將上升0.37百分點,以家戶支出影響來看,一部機車可能每月增加40元,汽車每部每月增加700元,對製造業成本增加約0.1%。在產業別上,經濟部預估將對使用鍋爐和燃料油為多的染整、水泥、紡織產業將有衝擊,汽車業認為,台灣車市短期買氣可能陷入急凍。
油價今起率先調漲觸動物價的敏感神經,若電價六月跟進再漲物價指數(CPI)逼近中央銀行所設定的「二%警戒線」,央行升息時程勢必提前,由原先外界預估的 第三季,提前到第二季,即六月底就升息的可能性大增。而為減輕壓力,行庫主管認為央行可望適當引導台幣升值。 央行上月理監事會,宣布貼放利率維持不變,主要考量上半年沒有立即的通膨風險,但也釋出油電雙漲,對通膨無法大意的警訊。
根據經驗,央行將適度引導新台幣匯率走揚,屆時新台幣將呈匯利率「雙率雙升」。央行可能適度引導新台幣升值,減緩油價上漲帶來輸入性通膨的壓力,意即首波將 「匯率優於利率」,暫無升息的急迫性。電價無法透過升值抑制漲幅,加上電價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可能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屆時就有調高利率的必要性。 目前實質利率0.075%,在油電上漲後將瞬間翻負因此央行面臨升息壓力。但即便升息,大型金控經濟學家一致認為「最多就半碼」,主要是景氣變數大,若升 幅太大恐重創企業籌資成本及投資意願,亦將使經濟復甦腳步更顯蹣跚,絕非央行所樂見。
在油價勢在必漲預期心理下,民間已出現囤油風,經濟部官員透露,為避免囤油影響公共安全,油價政策傾向速戰速決。油與電最大的不同在於,「油可以囤積,電 不行」,因此油價調整公布與實施一定要「出其不意」,才能避免囤油風蔓延。根據中油回報,漁港、大型運輸公司附近的加油站近期發油量激增超過三成,一般加 油站也增加,顯示因預期汽油漲價而搶著加油。
低燃料價格是新興亞洲國家中、低階層人民目前僅有的少數福利之一,跟亞洲地區鄰國相比,台灣的油價仍是相當便宜,特別是如果依「購買力平價」(PPP)來計算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日韓油價為台灣兩倍,而新加坡則與台灣相當。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新興國家一直在努力抑制燃料價格,隨著國際油價漲破每桶100美元,這些國家的補貼開支也激增。印尼國會3月31日以356對82票批准執政黨提案,允許政府有條件調漲燃料價格,若印尼原油價格(ICP)在六個月內超越預算設想的每桶105美元價位15%才能漲價,印尼人受夠了貪腐政府無節制花費預算。
其他新興亞洲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和菲律賓,都遭遇維持高補貼的輿論壓力。1998年印尼調漲燃料引發學生暴動,推翻了蘇哈托專政;十年後雅加達政府大幅調漲燃料價格,漲幅達三分之一,但2009年總統選舉前又調降。在馬來西亞,2008年削減石油補貼引發的街頭抗爭遭到殘酷鎮壓,隨後執政聯盟在國會失去三分之一席次,外加對五個省份的執政權。吉隆坡當局日前表示,不會調漲政府補貼的燃料,儘管國際油價飆漲。馬國去年花費200億馬元(65億美元)在燃料與家用瓦斯補貼,金額是前年的兩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