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方向對了,魅力總有一天會被看到,」是一個銀行家投入黑手窟的傳奇故事。
67歲的卓永財,出身於新竹六家的農家,淡江大學會統系畢業後,取得舊金山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貧寒客家農村出身的他,曾在交通銀行任職18年,對外匯、購併毫不陌生,並成功協助老牌鋼鐵廠三星五金財務重整,是重整高手。就在整頓三星五金時,卓永財看到,即便是一個簡單的螺帽,只要做到全世界最好,就可以賺大錢。以第一代螺帽成型機為例,簡直就像一台印鈔機,每分鐘可以打出450個螺帽,每個螺帽毛利率至少3成,就像吐出一塊塊金幣般。
76年,卓永財選擇何豐精密工業作為跨入企業經營的第一個機會,持續買入何豐股權,最後一舉成為最大股東,並在77年,獲選董事長。卓永財當時並未想到,這麼一做就是20年。何豐的營運體質並不佳,廠房生產環境不符精密加工要求,員工也幾乎看不懂原文說明書。77年5月1日起,並開辦「全員教育訓練」,全面改善體質,從未間斷過,每人每月都有固定一個周末要上課。
「很多人以為我出來,交銀幫我忙,告訴你,一毛都沒有幫到我!」戴著眼鏡,一臉書卷氣的卓永財,講起這段過往時,霸氣顯露無遺。「沒有人會貸給你錢,交通銀行6%我借不到,我是去借租賃公司18%,你別以為銀行那些人多幫忙,一部非常辛酸史。」這天,從不寫日記的他,破例寫下「兩個髒話」,他告訴自己一定要雪恥。
卓永財咬牙苦撐,或許是一種偏執,他篤信自己的判斷。即便要賣掉自己的土地、幹部幫忙借錢,這麼艱困的環境裡,他仍決定上銀要走不一樣的路,投入研發、發展自有品牌。「20多年前,台灣的品質就像現在的中國大陸,在歐美、日本的品牌形象面前,突然出現一個品牌,你覺得容易嗎?」
如今,上銀成為全球第三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精密機械業者,前兩名都是日本廠商,放眼台灣業界,則無人可及。銀行家的高度,讓他能仰望世界,他深信,「一個產業如果真的要有長期競爭力,沒做基礎(研發),絕對不可能。」因為不懂技術,所以要比別人更投入。至今,他已經連續20個年頭,睡在10坪大的工廠宿舍,自己洗內衣褲、打掃房間,連早餐都自己煮。每天,他都工作到半夜12點,「以前晚上兩、三點還會出來線上巡察,這種高精密產業,就是要全力以赴。」
卓永財很早便體認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一九九三年,上銀成立才四年,卓永財就併購了德國一家倒閉的滾珠螺桿廠,為的是快速獲取技術。當時上銀與德國另一家滾珠螺桿廠老闆合作下成功收購,也成為上銀第一個海外研發重鎮。
由於上銀的滾珠螺桿在日本的市佔率節節上升,一九九八年當上銀要切入線性滑軌產品時(線性滑軌能取代一部份滾珠螺桿),日本廠商THK、NSK立刻進行全面封殺,不把任何設備出售給上銀。上銀於是引進德國工程支援,研發生產自己的設備。「很困難,」卓永財回憶,當時上銀同時要開發製程、開發產品,還要開發設備,蠟燭多頭燒,必須同時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現在上銀除了第一、二條生產線購自德國,第三條生產線的設備都是自行研發生產。研發不輸百大企業。台灣企業專利數的排名,營收二十五億規模的上銀,排名第七十七,與仁寶、緯創等千億營收大廠的專利數目不差上下。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就大力讚揚上銀,他認為,台灣沒有長期的投資很難做研發,做不了真正的R(research),但有家企業例外,就是上銀。近年來,上銀每年都擠身「全國法人研發專利百大」之列,並與中鋼簽定上游鋼材的合作穩定供貨來源。
卓永財深知,面對國際大廠競爭,全球布局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上銀81年在芝加哥設立子公司,搶攻美國市場,83年買下德國滾珠螺桿大廠Holzer,建立歐洲市場灘頭堡。上銀並以此為基地,13年前就和德國斯圖佳等六所大學及兩個國家實驗室,展開產學建教合作。另一頭、數千公里之遙的俄國莫斯科一處校園,數十名科學家在上銀的實驗室裡,也正埋首開發世界最頂尖的線性傳動技術。最近,上銀併購以色列頂級驅動系統大廠Mega-F,為集團發展解決工業機器人驅動器外購成本高的問題。在2010年8月底前,將再正式併購創立超過350年、歐洲最大螺紋磨床製造商的螺紋磨床製造大廠英國MATRIX,MATRIX其螺紋磨床產品主攻汽車、造船及滾珠螺桿製造等產業。而上銀在併購MATRIX,除可增加自身的螺紋磨床新產品研發與生產力,也可藉由MATRIX的知名度進一步佈局歐洲、英國市場。
有著強烈使命感的他,在搶訂單之餘,目的還想宣揚台灣的國威。上銀在德國分公司,特地立起了一塊中文招牌,成為園區內最吸引人的路標,甚至還將德國分公司的消防水塘砌成台灣島圖形,要大家知道這是台灣人開的公司。「愈多台灣廠商被人家肯定,這個國家才有希望,」卓永財說,「我們就是要做世界第一,才會受尊重,要創新,解決產業問題,才能從在後追趕做到並駕齊驅,然後慢慢脫穎而出。」現在上銀最大的競爭對手、日本THK的社長,每次到任何國際大展的會場,一定會先到上銀的攤位來探軍情。
上銀以台灣為知識中心,在德、日、俄成立研發中心,每年固定提撥營業額5%至10%作研發經費,全球逾200名研發人員,提供最先進生產技術與能量,讓上銀從精密工具機,一路延伸至生技醫療、環保節能、車輛軌道等領域,市場的餅也越做越大。卓永財口中的「祕密基地」,就是上銀在德國、莫斯科、東京,三地的研發中心,並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合作,汲取各地的研發能量。
「台灣的企業成功後又失敗,七○%是因為企業的規模長大,管理者的能力卻沒有跟著提升,」曾經在交通銀行紓困小組服務過的卓永財說。卓永財曾經進駐三星五金,四個月內把公司救起來,達到損益平衡。「交銀紓困的一千多個案子,我都仔細研讀過,」可見卓永財的用功。除了自我提升,卓永財也要求員工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個月有一個星期六是上銀的「知識成長日」,包括掃地媽媽在內,所有的員工必須進公司,依照不同需求上課。
=======================================
上銀科技的主力產品:滾珠螺桿運用的範圍很廣,從台積電的半導體設備、蘋果的 IPHONE 手機、西門子的核磁共振、 GOOGLE 的太陽能設備等,到控制人工授精精、卵,大到軍事用途的飛彈彈道定位,都是屬於必須分毫不差的精密儀器。
國內從事滾珠螺桿製造商則有:上銀科技、全球滾珠科技、銀泰科技與律廷科技。
國內從事線性滑軌製造商則有:上銀科技、國際直線科技、德星瑞迪與直得科技等等。
上銀滾珠螺桿名列全球第三、線性滑軌位居全球第四,以自有品牌HIWIN 行銷全球,主要競爭對手為日本THK、NHK,上銀的滾珠螺桿全球市佔率為4~5%,線性滑軌部分,則次於日本THK、NSK以及德國大廠STAR。無論在性能價格比,都保有一定的競爭力。
2007 年上銀與主要對手的營業額比較
THK NSK HIWIN
滾珠螺桿 70E 70E 22.4E
線性滑軌 400E 200E 27.5E
上銀來說,這個是替代NSK、THK為主的上銀產品,耐用度比較差。上銀和THK不在一個層次面上,THK的性能比上銀好的多,但是它的價格太昂貴,是上銀的1.7~~2倍,一般來說不是十分精密的機器完全可以用上銀的 。
NSK 與 THK 也已在大陸設廠,成本比上銀更便宜,上銀在台灣的競爭對手 銀泰早已分食掉一半的訂單。在卓永財堅持下上銀都不到中國設廠。滾珠螺桿、線性滑軌已是相當成熟的市場,廠商要增加市佔率就得拿利潤去換,上銀若跟著THK、NSK腳步走,就難以超越對手。日本NSK 及THK 並無顯著的成長,但上銀在金融海嘯後的成長幅度相當大,除先前所提市場轉變的因素外,公司也抓緊近年大陸成長的商機及去年日幣升值的轉單效應
上銀策略:
(1)重視的價值-「抗摩擦」、「精密定位」、「重負荷」,再利用其核心專長「創新研發」、「效率製造」,延伸出具有綜效的產品。例如:交叉式滾柱軸承、滾柱螺桿,此產品可應用於風力發電,產品附加價值高,目前業界供應者甚少(THK、HIWIN)。
(2)從元件製造商,延伸至系統件及整機供應商。公司將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線性馬達結合運用,發展出家用低層電梯,具備成本低、安全性高及幾乎不需維修的特性,在市場上屬於相當創新的產品。
=======================================
上銀產品組合與公司動向
● 主要產品線性滑軌占營收比重59%,滾珠螺桿佔36%,工業機器人目前僅佔4%;在銷售區域方面,內銷占營收比重28%(台灣的市佔率可達到50%),亞洲地區則占50%,主要銷售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四國。上銀的線性滑軌與滾珠螺桿產品主要應用於自動化機台,而受惠於景氣復甦對於工具機需求增加,上銀的營收表現一季比一季好;
● 上銀產品泛用於工具機、航太、醫療、運輸工具和公共建設等產業。
● 轉投資大銀微藉由轉投資以色列Mega fabs,具備高階驅動器和控制器開發能力,將使得大銀微具備整機自製出貨能力,將直接提昇上銀的產品價值。
● 接單策略:不衝量,積極擴大客戶base,以減緩單一產業景氣循環對上銀營收的衝擊。
2011第2季台幣匯率上揚,卓永財認為,雖然匯率波動有影響,但上銀客戶遍及全球,收入包含各種幣別,透過掌握不同幣別,可分攤匯險,這部分影響較小。
金融海嘯時,原先獨佔產業的日本、德國廠商也裁撤研發及生產部門。而金融海嘯後,各產業資本支出大幅增加,產能完全不足,上銀便趁此機會大幅擴產,目前逐漸開發工業及電子業外的其他產業應用,加上製造成本低於國外大廠,價格優勢逐漸打入以成本優先為考量的中國大陸市場,除享有市場成長的優勢,並走在市場擴大的趨勢。
以往高階市場主要被技術高的日本及德國廠商佔有,而台灣主要僅能搶佔較中低階的市場。滑軌及螺桿市場於金融海嘯時起了變化,第一、金融海嘯時因下游資本支出縮減,對於螺桿及滑軌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減少了許多製造廠商,尤其以歐美最嚴重,金融海嘯後,需求逐漸增加,但高階產能已大幅縮減,許多廠商轉向較低廉製造成本的台灣廠商;第二、金融海嘯後的復甦期,許多廠商逐漸講求成本控管為原則,許多原先使用高階螺桿及滑軌的廠商,也因成本考量,逐漸轉上價格較低廉,品質僅微幅有落差製造商;第三、隨科技逐漸進步,許多消費產品逐漸轉向更精密化及更準確性的應用,促使生產機台走向更精密化,對於滑軌及螺桿的需求持續增溫;第四、大陸工資持續提高,自動化趨勢持續升高,機器取代人工的需求帶動滑軌及螺桿等傳送系統更顯重要,此裝置不需高階滑軌及螺桿,仍以成本做為最大考量。
上銀受惠於a.日幣升值;b.亞太製造業復甦,等兩大因素,在下游需求帶動和產能不足下,同步推升營收和毛利成長。日本大地震後,市場因擔心日本主要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大廠無法準時交貨,轉向上銀採購而產生轉單效益,更加使上銀生產供不應求。上銀董事長卓永財表示:產業熱度非常強,隨產能持續擴充,今年業績會一季比一季高,各項產品交期至少都在4~5個月,因為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市場供需變化,我們反而希望先暫停明年的接單,不想接太長的單子。
國內工具機業者要求上銀優先供貨,但上銀要著眼於中長期發展,會依照過去客戶使用上銀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的比例供貨。至於新增加的產品,用於醫療復健產品的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還在試產量階段;俄羅斯等國積極發展公共運輸,也會使用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這些都是上銀要著墨之處。
展望2011 年,新產能預估分別在2月和7~8月開出,但因為現階段設備和原料端都吃緊,因此實際的資本支出仍未知,唯由於產能仍不足以應付下游需求,且2011 年在轉投資大銀微驅動器和線性馬達等產品發酵下,已陸續接獲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日本夏普10 代線檢測機台和豐田汽車訂單,將帶動上銀2011 年營運持續成長,預估營收達117.5 億元(YoY 44%),毛利率持續上揚到38.4%,稅後EPS 14.8元。
轉投資大銀是全亞洲唯一擁有線性馬達量產能力公司。像半導體設備、精密量測、自動化產業等,以及經常使用的電器、汽車、手機等產品,在工廠卡嗒卡嗒生產時,那搬動、組裝產品的大型工具機裡,都安裝了可搬重物、或快速移動的線性馬達,在高科技生產線上,它就像人類最靈巧的雙手。
雲科廠今年計劃再擴增4,500坪生產面積。一座位於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內,計劃作為新的營運總部,預計2012年初落成;另一座新廠位於嘉義大埔美,年底前完成規劃設計,明年啟動建廠。
卓董指出,工業機器人應用層面廣,且具備極高產品附加價值,國外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廠年營收皆上看千億元。卓永財表示,上銀今年營收可望破百億元,未來若想成為千億元企業,絕對必須投入工業機器人產業。工業機器人Q2將開始試產,下半年度將正式量產,營收占比可望從目前的4%成長至6%。
毛利最高的產品工業機器人,因驅動器與馬達皆為外購,外購的高成本也抑制工業機器人產量擴增,僅佔營收3%。2009 年底上銀併購了以色列MAGAFAB 驅動器研發團隊,解決驅動器外購的問題,馬達也由相關廠商生產。解決了成本的問題,公司預計將於2011年開始量產。而整體成本較目前競爭對手低,也低於先前公司生產的成本,競爭力將大幅增加,而工業機器人的毛利可達50-60%,目前雖佔營收比較僅4%,但未來成長性高。
67歲的卓永財,出身於新竹六家的農家,淡江大學會統系畢業後,取得舊金山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貧寒客家農村出身的他,曾在交通銀行任職18年,對外匯、購併毫不陌生,並成功協助老牌鋼鐵廠三星五金財務重整,是重整高手。就在整頓三星五金時,卓永財看到,即便是一個簡單的螺帽,只要做到全世界最好,就可以賺大錢。以第一代螺帽成型機為例,簡直就像一台印鈔機,每分鐘可以打出450個螺帽,每個螺帽毛利率至少3成,就像吐出一塊塊金幣般。
76年,卓永財選擇何豐精密工業作為跨入企業經營的第一個機會,持續買入何豐股權,最後一舉成為最大股東,並在77年,獲選董事長。卓永財當時並未想到,這麼一做就是20年。何豐的營運體質並不佳,廠房生產環境不符精密加工要求,員工也幾乎看不懂原文說明書。77年5月1日起,並開辦「全員教育訓練」,全面改善體質,從未間斷過,每人每月都有固定一個周末要上課。
「很多人以為我出來,交銀幫我忙,告訴你,一毛都沒有幫到我!」戴著眼鏡,一臉書卷氣的卓永財,講起這段過往時,霸氣顯露無遺。「沒有人會貸給你錢,交通銀行6%我借不到,我是去借租賃公司18%,你別以為銀行那些人多幫忙,一部非常辛酸史。」這天,從不寫日記的他,破例寫下「兩個髒話」,他告訴自己一定要雪恥。
卓永財咬牙苦撐,或許是一種偏執,他篤信自己的判斷。即便要賣掉自己的土地、幹部幫忙借錢,這麼艱困的環境裡,他仍決定上銀要走不一樣的路,投入研發、發展自有品牌。「20多年前,台灣的品質就像現在的中國大陸,在歐美、日本的品牌形象面前,突然出現一個品牌,你覺得容易嗎?」
如今,上銀成為全球第三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精密機械業者,前兩名都是日本廠商,放眼台灣業界,則無人可及。銀行家的高度,讓他能仰望世界,他深信,「一個產業如果真的要有長期競爭力,沒做基礎(研發),絕對不可能。」因為不懂技術,所以要比別人更投入。至今,他已經連續20個年頭,睡在10坪大的工廠宿舍,自己洗內衣褲、打掃房間,連早餐都自己煮。每天,他都工作到半夜12點,「以前晚上兩、三點還會出來線上巡察,這種高精密產業,就是要全力以赴。」
卓永財很早便體認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一九九三年,上銀成立才四年,卓永財就併購了德國一家倒閉的滾珠螺桿廠,為的是快速獲取技術。當時上銀與德國另一家滾珠螺桿廠老闆合作下成功收購,也成為上銀第一個海外研發重鎮。
由於上銀的滾珠螺桿在日本的市佔率節節上升,一九九八年當上銀要切入線性滑軌產品時(線性滑軌能取代一部份滾珠螺桿),日本廠商THK、NSK立刻進行全面封殺,不把任何設備出售給上銀。上銀於是引進德國工程支援,研發生產自己的設備。「很困難,」卓永財回憶,當時上銀同時要開發製程、開發產品,還要開發設備,蠟燭多頭燒,必須同時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現在上銀除了第一、二條生產線購自德國,第三條生產線的設備都是自行研發生產。研發不輸百大企業。台灣企業專利數的排名,營收二十五億規模的上銀,排名第七十七,與仁寶、緯創等千億營收大廠的專利數目不差上下。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就大力讚揚上銀,他認為,台灣沒有長期的投資很難做研發,做不了真正的R(research),但有家企業例外,就是上銀。近年來,上銀每年都擠身「全國法人研發專利百大」之列,並與中鋼簽定上游鋼材的合作穩定供貨來源。
卓永財深知,面對國際大廠競爭,全球布局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上銀81年在芝加哥設立子公司,搶攻美國市場,83年買下德國滾珠螺桿大廠Holzer,建立歐洲市場灘頭堡。上銀並以此為基地,13年前就和德國斯圖佳等六所大學及兩個國家實驗室,展開產學建教合作。另一頭、數千公里之遙的俄國莫斯科一處校園,數十名科學家在上銀的實驗室裡,也正埋首開發世界最頂尖的線性傳動技術。最近,上銀併購以色列頂級驅動系統大廠Mega-F,為集團發展解決工業機器人驅動器外購成本高的問題。在2010年8月底前,將再正式併購創立超過350年、歐洲最大螺紋磨床製造商的螺紋磨床製造大廠英國MATRIX,MATRIX其螺紋磨床產品主攻汽車、造船及滾珠螺桿製造等產業。而上銀在併購MATRIX,除可增加自身的螺紋磨床新產品研發與生產力,也可藉由MATRIX的知名度進一步佈局歐洲、英國市場。
有著強烈使命感的他,在搶訂單之餘,目的還想宣揚台灣的國威。上銀在德國分公司,特地立起了一塊中文招牌,成為園區內最吸引人的路標,甚至還將德國分公司的消防水塘砌成台灣島圖形,要大家知道這是台灣人開的公司。「愈多台灣廠商被人家肯定,這個國家才有希望,」卓永財說,「我們就是要做世界第一,才會受尊重,要創新,解決產業問題,才能從在後追趕做到並駕齊驅,然後慢慢脫穎而出。」現在上銀最大的競爭對手、日本THK的社長,每次到任何國際大展的會場,一定會先到上銀的攤位來探軍情。
上銀以台灣為知識中心,在德、日、俄成立研發中心,每年固定提撥營業額5%至10%作研發經費,全球逾200名研發人員,提供最先進生產技術與能量,讓上銀從精密工具機,一路延伸至生技醫療、環保節能、車輛軌道等領域,市場的餅也越做越大。卓永財口中的「祕密基地」,就是上銀在德國、莫斯科、東京,三地的研發中心,並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合作,汲取各地的研發能量。
「台灣的企業成功後又失敗,七○%是因為企業的規模長大,管理者的能力卻沒有跟著提升,」曾經在交通銀行紓困小組服務過的卓永財說。卓永財曾經進駐三星五金,四個月內把公司救起來,達到損益平衡。「交銀紓困的一千多個案子,我都仔細研讀過,」可見卓永財的用功。除了自我提升,卓永財也要求員工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個月有一個星期六是上銀的「知識成長日」,包括掃地媽媽在內,所有的員工必須進公司,依照不同需求上課。
=======================================
上銀科技的主力產品:滾珠螺桿運用的範圍很廣,從台積電的半導體設備、蘋果的 IPHONE 手機、西門子的核磁共振、 GOOGLE 的太陽能設備等,到控制人工授精精、卵,大到軍事用途的飛彈彈道定位,都是屬於必須分毫不差的精密儀器。
國內從事滾珠螺桿製造商則有:上銀科技、全球滾珠科技、銀泰科技與律廷科技。
國內從事線性滑軌製造商則有:上銀科技、國際直線科技、德星瑞迪與直得科技等等。
上銀滾珠螺桿名列全球第三、線性滑軌位居全球第四,以自有品牌HIWIN 行銷全球,主要競爭對手為日本THK、NHK,上銀的滾珠螺桿全球市佔率為4~5%,線性滑軌部分,則次於日本THK、NSK以及德國大廠STAR。無論在性能價格比,都保有一定的競爭力。
2007 年上銀與主要對手的營業額比較
THK NSK HIWIN
滾珠螺桿 70E 70E 22.4E
線性滑軌 400E 200E 27.5E
上銀來說,這個是替代NSK、THK為主的上銀產品,耐用度比較差。上銀和THK不在一個層次面上,THK的性能比上銀好的多,但是它的價格太昂貴,是上銀的1.7~~2倍,一般來說不是十分精密的機器完全可以用上銀的 。
NSK 與 THK 也已在大陸設廠,成本比上銀更便宜,上銀在台灣的競爭對手 銀泰早已分食掉一半的訂單。在卓永財堅持下上銀都不到中國設廠。滾珠螺桿、線性滑軌已是相當成熟的市場,廠商要增加市佔率就得拿利潤去換,上銀若跟著THK、NSK腳步走,就難以超越對手。日本NSK 及THK 並無顯著的成長,但上銀在金融海嘯後的成長幅度相當大,除先前所提市場轉變的因素外,公司也抓緊近年大陸成長的商機及去年日幣升值的轉單效應
上銀策略:
(1)重視的價值-「抗摩擦」、「精密定位」、「重負荷」,再利用其核心專長「創新研發」、「效率製造」,延伸出具有綜效的產品。例如:交叉式滾柱軸承、滾柱螺桿,此產品可應用於風力發電,產品附加價值高,目前業界供應者甚少(THK、HIWIN)。
(2)從元件製造商,延伸至系統件及整機供應商。公司將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線性馬達結合運用,發展出家用低層電梯,具備成本低、安全性高及幾乎不需維修的特性,在市場上屬於相當創新的產品。
=======================================
上銀產品組合與公司動向
● 主要產品線性滑軌占營收比重59%,滾珠螺桿佔36%,工業機器人目前僅佔4%;在銷售區域方面,內銷占營收比重28%(台灣的市佔率可達到50%),亞洲地區則占50%,主要銷售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四國。上銀的線性滑軌與滾珠螺桿產品主要應用於自動化機台,而受惠於景氣復甦對於工具機需求增加,上銀的營收表現一季比一季好;
● 上銀產品泛用於工具機、航太、醫療、運輸工具和公共建設等產業。
● 轉投資大銀微藉由轉投資以色列Mega fabs,具備高階驅動器和控制器開發能力,將使得大銀微具備整機自製出貨能力,將直接提昇上銀的產品價值。
● 接單策略:不衝量,積極擴大客戶base,以減緩單一產業景氣循環對上銀營收的衝擊。
2011第2季台幣匯率上揚,卓永財認為,雖然匯率波動有影響,但上銀客戶遍及全球,收入包含各種幣別,透過掌握不同幣別,可分攤匯險,這部分影響較小。
金融海嘯時,原先獨佔產業的日本、德國廠商也裁撤研發及生產部門。而金融海嘯後,各產業資本支出大幅增加,產能完全不足,上銀便趁此機會大幅擴產,目前逐漸開發工業及電子業外的其他產業應用,加上製造成本低於國外大廠,價格優勢逐漸打入以成本優先為考量的中國大陸市場,除享有市場成長的優勢,並走在市場擴大的趨勢。
以往高階市場主要被技術高的日本及德國廠商佔有,而台灣主要僅能搶佔較中低階的市場。滑軌及螺桿市場於金融海嘯時起了變化,第一、金融海嘯時因下游資本支出縮減,對於螺桿及滑軌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減少了許多製造廠商,尤其以歐美最嚴重,金融海嘯後,需求逐漸增加,但高階產能已大幅縮減,許多廠商轉向較低廉製造成本的台灣廠商;第二、金融海嘯後的復甦期,許多廠商逐漸講求成本控管為原則,許多原先使用高階螺桿及滑軌的廠商,也因成本考量,逐漸轉上價格較低廉,品質僅微幅有落差製造商;第三、隨科技逐漸進步,許多消費產品逐漸轉向更精密化及更準確性的應用,促使生產機台走向更精密化,對於滑軌及螺桿的需求持續增溫;第四、大陸工資持續提高,自動化趨勢持續升高,機器取代人工的需求帶動滑軌及螺桿等傳送系統更顯重要,此裝置不需高階滑軌及螺桿,仍以成本做為最大考量。
上銀受惠於a.日幣升值;b.亞太製造業復甦,等兩大因素,在下游需求帶動和產能不足下,同步推升營收和毛利成長。日本大地震後,市場因擔心日本主要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大廠無法準時交貨,轉向上銀採購而產生轉單效益,更加使上銀生產供不應求。上銀董事長卓永財表示:產業熱度非常強,隨產能持續擴充,今年業績會一季比一季高,各項產品交期至少都在4~5個月,因為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市場供需變化,我們反而希望先暫停明年的接單,不想接太長的單子。
國內工具機業者要求上銀優先供貨,但上銀要著眼於中長期發展,會依照過去客戶使用上銀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的比例供貨。至於新增加的產品,用於醫療復健產品的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還在試產量階段;俄羅斯等國積極發展公共運輸,也會使用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這些都是上銀要著墨之處。
展望2011 年,新產能預估分別在2月和7~8月開出,但因為現階段設備和原料端都吃緊,因此實際的資本支出仍未知,唯由於產能仍不足以應付下游需求,且2011 年在轉投資大銀微驅動器和線性馬達等產品發酵下,已陸續接獲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日本夏普10 代線檢測機台和豐田汽車訂單,將帶動上銀2011 年營運持續成長,預估營收達117.5 億元(YoY 44%),毛利率持續上揚到38.4%,稅後EPS 14.8元。
轉投資大銀是全亞洲唯一擁有線性馬達量產能力公司。像半導體設備、精密量測、自動化產業等,以及經常使用的電器、汽車、手機等產品,在工廠卡嗒卡嗒生產時,那搬動、組裝產品的大型工具機裡,都安裝了可搬重物、或快速移動的線性馬達,在高科技生產線上,它就像人類最靈巧的雙手。
雲科廠今年計劃再擴增4,500坪生產面積。一座位於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內,計劃作為新的營運總部,預計2012年初落成;另一座新廠位於嘉義大埔美,年底前完成規劃設計,明年啟動建廠。
卓董指出,工業機器人應用層面廣,且具備極高產品附加價值,國外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廠年營收皆上看千億元。卓永財表示,上銀今年營收可望破百億元,未來若想成為千億元企業,絕對必須投入工業機器人產業。工業機器人Q2將開始試產,下半年度將正式量產,營收占比可望從目前的4%成長至6%。
毛利最高的產品工業機器人,因驅動器與馬達皆為外購,外購的高成本也抑制工業機器人產量擴增,僅佔營收3%。2009 年底上銀併購了以色列MAGAFAB 驅動器研發團隊,解決驅動器外購的問題,馬達也由相關廠商生產。解決了成本的問題,公司預計將於2011年開始量產。而整體成本較目前競爭對手低,也低於先前公司生產的成本,競爭力將大幅增加,而工業機器人的毛利可達50-60%,目前雖佔營收比較僅4%,但未來成長性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