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10月 14日

中國為何現在披露銅庫存量     (放消息壓低銅價)

對於中國有大量銅庫存的披露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更大的疑惑是:為什麼趕在現在披露呢?

出席了前不久在葡萄牙裡斯本召開的國際銅業研究組織大會的業內人士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部副主任趙波博士告訴與會人員,中國去年年底的銅庫存為190萬噸。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和貝萊德(BlackRock Inc.)旗下子公司在提交給美國監管機構的交易所買賣基金申報文件中不約而同地估測,實物銅的市場規模至少在250萬噸,其中包括終端用戶以及生產商、交易者和在途庫存等市場參與者的庫存量。這還並不包括交易所超過50萬噸的銅庫存。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把銅的庫存量歸為戰略性國家機密。銅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

對銅來說更明顯的壞消息是,最大的銅消費國說自己有著大量的銅材。

不過,還可能有另外一種解釋。中國這樣說是為了進一步給投資熱情降溫,遏制銅價本周開始出現的上漲勢頭。投資者非常健忘,交易所買賣基金申報文件中的估測數據早被拋到腦後。市場可能永遠無法確切知道中國的倉庫、港口,甚至是農田裡遊走的豬旁邊有多少銅。

此外,中國作為金屬買家到底想要什麼?更低的價格。周四早些時候公布的進口數據顯示,中國上個月明智地買進了銅,精銅進口量達到16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銅市場的任何參與者都不應該低估中國。

===============================================

金融危機後的華爾街做對了一件事情:做空自己。 (即使面對重大危機,隨時保持冷靜)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成為最新一個利用一種有趣交易獲利的“大得不能倒”的銀行:它對自己債券的息差做了對沖﹐當投資者抬高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映了投資者在多大程度上認為這家銀行不會還債)時﹐摩根大通就會掙錢。

糊塗了吧?其實它不需要讓人弄明白﹐因為這是華爾街。

反正其結果就是﹐這家資產規模名列全國第二的銀行實現利潤42.6億美元﹐比預期好﹐但也很一般。據摩根大通報告﹐這些做空自己的交易實現了19億美元的收入──純收入數據暫時還沒有。(摩根大通說這是一種會計手段﹐不是一筆交易。是的﹐但這並沒有完全地解釋﹐為什麼在銀行債券價格波動的時候﹐並不是所有銀行都報告盈利出現了巨幅波動。而由於銀行財務報表不透明﹐人們很難知道怎樣在全行業範圍內計算這些數據。)不止摩根大通一家在這樣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過做空自己的債券﹐減弱了金融危機期間及之後的虧損。

該糊塗時就得糊塗。我們明白他們的意思﹐而他們也讓我們開心。現在他們就這樣做空自己了。仔細一想﹐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可思議。

===============================================

中國LED大戰 台商不得不打
(面對後進者抄襲式的競爭,開始學習阻段競爭--玩專利, 研發, Cost Down技術, 因為一定要有出海口才可以玩產能競賽)


全球LED產業最熱的戰場,就在中國。從中央到地方,中國政府全力扶植本土業者和台商競爭,大陸業者也傾全力挖牆角,台商正面臨最嚴苛、也最不公平的焦土戰。一九九六年,李秉傑從工研院育成中心的九人小公司,到現在三千九百人的全球大磊晶製造廠。他曾和台灣一票LED業者一樣,認為LED帶來的光革命,將讓台灣堅強的LED製造能量,搭著歐美日LED品牌廠帶動的全球應用動能,成為繼電腦業之後,另一個躍升世界舞台的機會。

必勝之戰,在○九年急轉直下。

當中國大陸○九年開始推動「十城萬盞」、一○年十二五計劃,各地方政府配合打焦土戰,全力扶植自家LED業者和台商競爭,預備在五年後去蕪存菁,從五十家上游晶片廠,縮到剩下五家。「台商處境嚴苛,中國LED廠,從上游磊晶到下游封裝廠,全面威脅包括晶電在內的台灣LED業者。」

李秉傑心煩意亂,因為晶電產線剛架好、剛落成的中國常州廠旁,竟冒出一家中國LED廠,和自己做一樣的產品。這個「鄰居」背景雄厚,有江西省政府、國家科技部、北京市創投金沙江。當初願意到常州設廠,是因為當地政府保證只會讓一家LED磊晶廠進來發展。顯然,這官方承諾有效期不到一年。

接下來,這個中國「鄰居」一下「吸走」十多個台籍工程師。鄰居不避諱直接跟採購。「晶電買什麼型號,它買二十五台,我們買三十台。」但李秉傑在常州,「頭洗下去了,廠想要搬,也搬不走了。」台灣LED業者用技術換市場,但關鍵製程人才正在被掏空,面臨技術外洩的嚴峻處境。中國最大LED廠三安光電,光台幹就挖來九十人,台灣龍頭晶電在中國台幹不過二十多人。

中國廠能快速成長,是因為機台、人才備受中國政府扶持。上億的關鍵製程機台,政府補助近半,協助自家企業全力衝。人才補助方面,中國LED廠聘請海歸派,政府補助四十萬美元。中國廠挖台商的人才,一個處長級,給一百萬美元。

「將來的市場絕對在中國,」李秉傑說。這不是無奈,而是現實。因為即便連全球照明龍頭廠飛利浦,也十分積極地經營中國市場。中國政府獨厚自家廠商,外資發展是否受限?「請把飛利浦也看成中國公司,」飛利浦照明專業燈具事業部首席執行官,荷蘭人迪瓊(Marc de Jong)直率地說。

飛利浦在中國上海就佈建兩百多個研發人員,把中國當成第二總部。LED中國標準制定會當中,都有飛利浦的人以顧問身分列席。晶電就和中國彩電廠TCL、冠捷,也和國際大廠飛利浦、歐斯朗合作。維持和中國廠之間三年的研發領先值。

自從自家常州廠被挖牆角,晶電展開保密防諜計劃。未來李秉傑從新竹總部就可以遙控晶電中國廠產線上的機台,在磊晶製作完,配方隨即消失,機台參數隨時能變亂碼,防止資料外洩。

2011/9/20
LED產業去年底來景氣大翻轉,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業者營運一路慘澹經營到第3季,景氣變化快速,也讓中國擴產幅度不如預期,近來陸續傳多家指標性業者停止採購MOCVD機台,有助產業逐步回歸健康軌道。母公司在香港掛牌的保利協鑫,規劃在蘇州設廠的協鑫光電,日前宣布LED磊晶業務將暫
停,原本計畫採購500台MOCVD機台,最後只採購10台,終至退出LED磊晶市場,類似例子在中國屢見不鮮。

張世賢表示,針對中國廠商擴產競爭,長期而言,晶電並不太擔心,現在保利協鑫已宣布暫停LED磊晶業務,更不用擔心,明年產業觀察重點端看照明市場能不能早點起飛。


葉寅夫指出,由於大陸一下要跳進來生產,在沒技術累積下,第一家陸廠從台灣高薪挖角,第二家搶時間又挖同一批人,第三家也如此,挖人成本愈墊愈高。此外,也因為一窩蜂大買,在設備缺貨時買,成本也高,所以就算大陸廠有拿政府補助,但由於人事成本高、設備成本高、稼動率低、良率低,算一算他們MOCVD生產出來的一片外延片(LED Wafer)了不起相當於只拿到新台幣300元的補助款,所以他們產品報價沒競爭力,而且產品亮度又不好。

現在陸廠磊晶端退潮,葉寅夫認為,對台灣廠商來說,心理上的壓力變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