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2011/07/23
From :幣圖誌

大排長龍的捷運月台,幾乎班班客滿的捷運,我等了三班才勉強擠上車,看看手錶10分鐘過去了。在忠孝復興站轉乘,加入擁擠的排隊人群,跟著緩緩地走向直達電扶梯。平常原本3分鐘就可以完成轉乘的動線,我走了15分鐘才到達。一樣大排長龍的捷運月台,等了兩班才又順利上車。到達目的地時,離會面時間已經只剩5分鐘,加上一身汗的狼狽。

台北捷運高運量及高運次的捷運尚且如此,以未來搭捷運上班為主題的林口房市其今年總銷已達500億以上,以這樣激增的人口,加上僅僅兩站的配置,未來搭機場捷運上班會是什麼樣子呢?

機場捷運線的計畫目標是:「提供機場出入旅客安全、便利、舒適、高水準的捷運服務,連結桃園國際機場與臺北車站、高鐵桃園車站等交通運輸樞紐,使國際航線與國內交通網路緊密結合。本計畫並可配合沿線既有都市發展,帶動地方繁榮,促進城鄉均衡。」以上白話意思是說,機場捷運線是以連結桃園國際機場與臺北車站、高鐵桃園站等為主要目的,至於連結周邊林口、五股等城市,是「配合帶動發展」,而非主要目的,因此在旅運的規劃上,坦白說並無特別考量林口新市鎮、五股地區可能龐大激增的人口。
機場捷運線的路線圖

機場捷運線規劃直達車(機場-台北車站)與普通車(每站都停)兩種班次,以其中運量規劃及目前鋼軌鋼輪系統列車的運轉限制,預估未來上班尖峰時刻普通車約10分鐘一班。以最高列車編組每車箱100人掛載8車廂計,每班車容量上限不到1000人。

註:毛治國:高運量捷運 不再興建,未來發展捷運,應朝中運量、輕軌或BRT發展,不再興建高運量捷運系統。在此一原則下,未來除了台北、高雄兩地,各地捷運系統頂多只是中運量,機場捷運、台中捷運將會率先登場。


然而根據最新林口區戶政事務所統計,目前該區總人口已達8萬5000人,居住戶數已超過3萬戶。假設目前林口房市總銷500億推案於機場捷運通車前80%完銷,以平均每戶房價800萬計,約再增加5000戶人口。假設這3萬5千戶中有30%的戶數是屬於通勤台北的上班族,保守估計僅以每戶1人通勤計算,光林口A9站其上班尖峰時刻的兩小時內,預計要上車的通勤旅客超過1萬人。以兩小時內僅12班車計算(運量為12000),幾乎在此上車後,下一站長庚醫院A8站僅能再上少數旅客,之後即班班客滿。

台北站要想走到捷運紅線及藍線轉乘,順利轉乘恐怕也得花15分鐘以上。若是社區通勤車、排隊上機場捷運線、台北車站轉乘、再坐市區捷運等加起來恐怕也是超過1個小時以上。而至於政府目前在體育大學A7站擬興建3650戶「合宜住宅」,當這些好不容易抽中合宜住宅的住戶們發現他們在上班時間坐不上捷運時,會是多麼的憤怒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