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FOMC 12月12日最新提出的預估數據,多數(13位)與會成員預期2015年將會是貨幣政策開始由鬆轉緊的時點,失業率預測區間將由2014年的6.8-7.3%降至6.0-6.6%。根據亞特蘭大聯準銀行(FED)官網所提供的「就業計算機」,如果美國失業率要在25個月後(2014年12月)降至6.5%(FOMC最新設定的QE終止觀察目標)的話、假設平均月度人口成長率跟2012年11月相同(均為0.077%),那麼即便是每個月新增就業人口僅有2,977人(相當於過去兩年月增人數的2%),只要勞動參與率(LPR)自11月的63.6%降至61.6%(例如:人們因某種因素選擇放棄尋找工作),失業率照樣可以輕鬆地自2012年11月的7.7%大跌至6.5%。屆時,柏南克(如果他獲得提名留任的話)可以說:美國勞動市場已經恢復健康、可以出院了。

LPR在25個月內掉了2個百分點,這樣的假設會不會太誇張?不會的!2009年6月的LPR是65.7%,較2012年11月的63.6%高出2.1個百分點。好吧,假設柏南克非常悲天憫人、堅持LPR必須回升到歐巴馬剛就任時的水準(2009年1月的65.7%),那麼在其他變數不變的假設前提下,每個月新增就業人口需達到359,535人,遠遠高於2011-12年的月平均值(約15萬人)。這項目標達到的難度有多高?2008-09年金融風暴迄今美國只有5個月單月的新增就業人數曾高於25萬人!

過去50年的經驗顯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65歲以上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呈現高度的反向關聯。1990-2020年美國55歲以上族群的LPR預估將呈現逐步上揚。相反地,44歲以下族群則是呈現逐年遞減。許多人認為嬰兒潮世代陸續屆退是美國LPR持續下滑的主因,但實際數據可能與大眾的既定想法完全相反。截至2012年6月為止美國16-24歲LPR至少創1950年代以來新低,而55歲以上族群則至少創1970年代以來新高。就性別而言,男性LPR至少創1950年代以來新低。

歐盟統計局(Eurostat)11月30日公佈,2012年10月德國年輕人(25歲以下)失業率僅有8.1%。在美國,10月青少年(16-19歲)失業率高達23.7%。

根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FRBNY)發布的統計數據,美國第3季逾期學生貸款比例達11%,創2003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超越第2季的8.9%以及2011年第3季的8.8%。根據FinAid.org的統計,2012年春季美國大學畢業生平均每人背負28,700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美國嬰兒出生率(註:每一千名15-44歲婦女的嬰兒出生人數)在2011年跌至63.2,創192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新低紀錄,較1957年戰後嬰兒潮頂點122.7大減48.5%。

2012年第3季美國企業稅後盈餘GDP佔比(CP/GDP;藍色線)創歷史新高(11.1%;2005年為6%),同一時間受薪階級薪資GDP佔(WASCUR/GDP;紅色線)則是創歷史新低(43.5%)。1975年以前美國薪資GDP佔比幾乎都在50%以上;2001年還有49%。匯豐(HSBC)形容這樣的強烈反差是「最令人不寒而悚的金融圖表」。

現在是美國薪水階級最黑暗的時代、美國企業股東最美好的年代。樂觀來看,兩者之間龐大的鴻溝終將收斂,不過,整個調整過程可能會長達數年時間。

下一次的FOMC記者會應該要有人拿下列這項數據去問柏南克。彭博社報導,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所公布的美國社區調查(2007-2009、2009-2011年),2009-2011年美國所得中間值為42,100美元,這段期間的就業呈現負1.3%的成長率。其中,速食業從業人員(2009-2011年所得中間值為18,564美元)就業人數成長7.3%,育兒業(所得中間值為19,099美元)就業人數成長0.1%,收銀員(20,101美元))就業人數成長2.6%。此外,2000年美國有將近四分之一從業人員是來自16-19歲族群,2010年佔比已大幅降至17%。

儘管美國基本面如此地疲弱,堅信柏南克護盤決心(VIX躺在歷史低檔就是最好證明)的投資人還是大有人在。標準普爾500指數幾乎已完全收復2008年大跌38.49%的失土。不過,幾乎可以確定的是2012年成交量連2008年的一半都不到;2011、2012年合併成交量甚還低於2006年水準。

=======================================================

A shrinking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is not that simple. For instance, a decline in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can result from workers being able to save enough to retire early (i.e. before 65), which may actually be a desirable trend. Because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can be such an ambiguous statistic, policymakers and the media rarely discuss or address the statistic.

While those between the ages of 20 and 24 have also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the participation rate, this decline can at least somewhat be attributed to young people seeking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Those between the ages of 25 and 54, however, are less likely to be exiting the workforce to get a degree.

So what is the cause behind the declining participation rate amongst those in their prime working years? Some would say that an excessive social safety net (unemployment benefits, food stamps, etc.) gives people without a job less of an incentive to search for work. Others might point out that those without work may not have the right kind of skills or education for current job openings. In other word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recent years may have rendered the skills of some unemployed people less desirable, thus causing these people to leave the labor force. Meanwhile, others might simply say that the job market is so sour that people may have just given up hope and stopped looking for work. In short, a strong consensus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eclining participation rate among those between the ages of 25 and 54.
 
=======================================================

美國經濟超乎許多人預期,四月份失業率,降到四年新低的百分之7.5,當月新增16萬五千個就業機會。但
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2013年1月為1,195萬人)雖然出現反彈,但目前大約與2009年、1940年代相差不多。【好妙的兩個數據 !】 

=======================================================

美國已透過美元優勢把多少失業人口藏到社會安全失能保險(SSDI)補助名單?SSDI平均每個月給付1,130美元、相當於每年13,560美元,較美國聯邦政府定義的個人貧窮年所得多出2,000美元,只比領最低工資(每小時7.25美元)的全職工人年薪少2,000美元;在SSDI名單待滿兩年就可享有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福利。美國不找工作、不工作的情形有多嚴重?截至今年3月美國勞動人口(已有工作加上積極找工者)僅年增0.2%,而經濟衰退前10年勞動人口平均年增1.2%。相關單位預估,美國失能保險信託基金(DITF)將在2016年面臨無力支付所有補助金的窘境。在1968年12月,美國每51位全職工作者對應一名SSDI受益人,但到了2013年4月這項比例降至13比1。美國非農業勞動參與率為何至今(6月報63.5%)仍躺在距離1979年低點(2013年3、4月的63.3%同創1979年5月以來新低)?美國每週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下滑讓你對美國經濟充滿信心?SSDI受益人數看來是似乎是美國官員心中「不能說的秘密」!

舊金山FED總裁John Williams在2013/7/9發表的學術文件第三頁中坦承,決策者不確定經濟未來的動向、也不清楚貨幣政策行動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尤其是FED目前所採行的是非傳統政策工具。讓我們來看看2010年起FOMC的預測準確度有多麼糟糕!

2010年6月22-23日的FOMC會議,當時過半數與會官員預測2012年美國實質GDP增幅在4.0%或更高水準。一年後(2011年6月21-22日),過半數與會官員預測2012年、2013年美國實質GDP增幅都會在3.4%或更高。再過一年(2012年6月19-20日),2012年預測值最高不超過2.4-2.5%;2013年成長率過半數是落在2.6-2.7%或更低;2014年預估值絕大多數落在3.0%以上、甚至有一位預估4.0-4.1%!2013年6月18-19日,FOMC的2013年成長率預測值絕大多數是在2.4-2.5%或更低,但最差也還有2.0-2.1%;2014年最高預估值為3.6-3.7%、最低預估值自2.8-2.9%降至2.2-2.3%;2015年(距離現在兩年時間)則是不可免俗地、有過半數預估值是在3.4-3.5%或更高水準。

美國2008-2012年實質GDP增幅分別達-0.3%、-3.1%、2.4%、1.8%、2.2%。2008-09年後FOMC每年做夢渴望看到的3%增幅、但實際上21世紀以來美國只出現過兩次,分別是2004、2005年的3.5%跟3.1%。FOMC的兩年後預估值大概砍半後才是接近真實的數據。

截至2013年7月17日當週FED資產負債表規模較此前一週增加338億美元至3.538兆美元。截至2013年第1季底為止美國聯邦債務餘額達到創紀錄的16.796009兆美元。美國經濟將受惠於油頁岩革命、製造業將復甦、美元將大升特升、美國可以在兩年後達到3%增幅?華爾街、美國政府的造夢計畫催眠能力真是不輸給好萊塢呀! 

=======================================================
 
Fed逐步減少買債不僅提醒大家,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投資贏家,也可望協助使漸漸再遭扭曲的房市回到正常狀態。


主張開始逐步縮減買債規模的強力論據,全都與成本和風險有關。Fed買債有其效果,但也會擾亂市場價格,鈍化金融市場原已故障的風險感應器,導致大規模且成本高昂的資本錯置。

Fed已委婉坦承這點。Fed上周的貨幣政策聲明表示,為決定資產收購規模、速度和組成,Fed將繼續考量收購措施的可能功效和成本,及達成經濟目標的進展。和大多數複雜的金融策略一樣,Fed購債的效果令人質疑,成本之高卻不容置疑。

當然,經濟有可能真的正朝Fed的就業目標邁進。畢竟7月失業率下滑了0.2個百分點至7.4%,明年初可能觸及7%,達到市場認為Fed將結束買債的門檻。遺憾的是,失業率下滑主要拜人口分布改變所賜:每個月有很多人年齡超過勞動力標準。日本的情況顯示,人口老化很容易帶來持續低迷的成長和通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