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風力發電的醒思

在開始醒思之前,筆者必須做一些澄清。英國與愛爾蘭的反對團體,並不反對利用「風能」。他們所抗爭的對象是,龐大的風力發電怪獸

愛 爾蘭人Nigel Barnes在其所架設的『AN ILL WIND - AN OBJECTION AGAINST WINDFARMS IN IRELAND』網站上,詳列出有關風力發電的十九項迷思。這十九項迷思大致可歸納為四個類別:第一、技術進展-如發電效能及機組的可靠性;第二、環保議 題-如抑制CO2排放量及噪音問題;第三、經濟效益-如風力發電能否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及風力發電能創造多少就業機會;第四、公眾觀感-如民眾是否接受風 力發電機及架設風力發電機對房價所造成的影響。

Nigel Barnes所提供的證據有二:第一、風力發電的「間歇性」,使得它必需依賴傳統電廠作為其後盾;第二、風力發電所產生的微幅電量,很快就會被工業發展所吞食。

電力公司將發電機組分為,「基載機組」、「尖載機組」、「中載機組」等三種。

「基載機組」的特性是,可長時間穩定運轉,且變動成本低

「尖載機組」的特性是,起、停快速,可適時提供電能,但變動成本通常較高

「中載機組」的特性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電力公司的標準做法是,讓發電成本較低的「基載機組」滿載運轉,以滿足基本的用電需求,但同時必需讓部份「尖載機組」或「中載機組」保持於待命狀態,以隨時因應電力需求的變化。

工 業院已完成這件艱鉅的任務。根據工研院能資所的評估,台灣陸上加淺海海域風力發電潛能約為300萬瓩(=3,000千瓩=3,000MW)。核四的兩個發 電機組「裝置容量」共270萬瓩。因此,就發電潛能而言,風力發電應該有能力取代核四。感覺上,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答案,因為300萬瓩必定大於270萬 瓩!不過,風力發電支援「尖峰負載」的能力。「尖峰負載」+「備轉容量」是所有電廠「裝置容量」總合的下限。但並非所有發電設施,都能百分之百納入「裝置 容量」總合的計算當中。其評估標準為發電機組的「淨尖峰能力」。所謂「淨尖峰能力」就是,「發電機組於尖峰需電時段之電力產出,在可靠度85%時所相對應 之輸出容量。」風力發電的「淨尖峰能力」有多高?答案十分驚人-風力發電的「淨尖峰能力」=0!理由很簡單,因為風力發電具有「間歇性」,而且就台灣的情 況而言,當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卻正好是風力發電最感無力的時刻!

風力發電能否取代四核?正確的解答是無能為力!

由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得知,台灣的案例和Nigel Barnes的說法,可說完全相符。但丹麥的情況又是如何?簡單地說,丹麥本身並非一個獨立的供電系統,它和整個歐陸電網相聯。所以丹麥可以靠著和其它國家互通有無,來確保自己的用電安全。
丹麥政府大力鼓吹各種節能措施,並積極獎勵各種再生能源的開發。風力發電只不過是,丹麥政府減少CO2排放量計畫的一小環。以「綠色電力」(green power)為例,如果我們將其它再生能源(如生質能)的貢獻也納入計算,「綠色電力」佔丹麥的用電量已超過20%。

==================================================================
太陽光電挑戰兆元產業, 小心薄膜太陽能產業投資泡沫化

 火 紅的太陽能產業在2006年~2008年間投資不斷擴大, 台灣的太陽能光電產業從過去2001年一路發展過來, 完整的產業鏈僅歉東風—多晶矽材料生產, 如果國內如台塑、奇美等化工龍頭取得國外多晶矽材料技術在台灣生產, 在缺料無慮及善於複製半導體製造經驗的台灣太陽能產業的努力下, 相信台灣的太陽能光電產業能在2015年前成為另一兆元產業.

 可 惜多晶矽材料從2005年開始缺料, 台灣的太陽能電池中游(晶棒和太陽能電池)產業投資雖持續擴大但不敢大意, 到2007年後幾乎沒有新公司設立, 只有少數料源穩定的公司業績才一路往上衝, 連和多晶矽材料大廠簽約都刻意低調蒙上神秘色彩.  因此工研院的相關產業報告及研究中心大力推動薄膜式太陽能電池, 並把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和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聯結在一起, 導致有8~9家公司在2007年~2008年這一年半內捨棄投資成熟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產業, 共斥資約160億台幣改投資薄膜式(效率<8%)的太陽能電池製造.

 薄 膜式太陽能電池廠商在風風光光的破土及引進國外的設備與技術, 但是在客戶端的問題開始浮現, 因為連主功BIPV的日本在其國內都還在用一般矽基太陽能電池模組, 還沒有大量導入BIPV在建築物上, 試問台灣這些資本額動輒20億的薄膜廠客戶在哪裡? 而且以台灣高科技投資的模式, 只要是叫座的產品, 產能會不斷往上衝, 一廠蓋完蓋二廠.  這個產業(薄膜太陽能)的發展讓我想起, 在1997年~2000年台灣手機用鋰電池(鋰芯, 非鋰電池封裝)的發展, 短短幾年五家公司投入近140億來投資自動化設備廠準備生產鋰芯, 因中國生產人工成本比台灣量大而無彈性的生產設備較符合市場需求, 到2002年全軍覆沒.

 我 很擔心台灣的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廠商循鋰電池模式而泡沫化, 投資血本無歸. 因此建議政府應制定相關激勵措施, 由台灣的建築業來消化這8~9家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廠商的產出.  一則可以挽救薄膜式太陽能電池業者, 二則可因為領先在世界上大量導入新的BIPV建築, 使台灣的薄膜式太陽能電池廠商及建築業均領先全球. 台灣的太陽能產業才能在產能及應用面穩建地邁向太陽能兆元產業.

(許文輔, 台灣太陽能及矽材產業推動聯盟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sham63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