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ustry ===============
凡
甲一九九八年成立,股本五.二三億元,主要營業內容為外接輸入出電子訊號連接器,如硬碟、光碟機、電池連接器等,下游應用以NB產業為主,主要客戶包含華
碩、廣達、仁寶、緯創等大廠。創立凡甲後以成
為全球客戶首選連接器供應商之ㄧ,來自我要求推升凡甲在NB供應鏈中不斷成長。○七年第四季掛牌後更陸續獲得Samsung、緯創認證,目前NB市占率已
達一五%,在已掛牌NB連接器供應鏈中營收排行第三。
凡
甲對應如此客製化產業特性,以最擅長量身訂做核心能力,延伸有別於同業以垂直整合創造進入障礙而勝出。在NETBOOK、新CULV平台及
Windows 7
相繼推出下,○九年預估NB出貨量達一.四五億台,年成長一七%,凡甲在最前端設計圖以最快速度打入客戶研發,並隨時與上游討論提供完整系列及規格,因而
領先同業打入新機種供應鏈,如NETBOOK將從一千萬台成長至三千萬台,新CULV平台出貨量將超過一千萬台,都高於產業平均成長,將是凡甲非常重要的
成長動能。
Product ===============
主要產品為NB的I/O連接器 這兩年凡甲新增USB連接器和NB電池連接器等新產品,也跨足醫療器材連接器等。
最新產品無論是CULV NB或Netbook,整體而言,板對板連接器 [宏致-3605] 用量應較一般NB減少,且CPU Socket單價佔比較高、新增如USB接口單價很低,預估單一NB連接器產值會比一般NB低上不少,但並不影想凡甲主供連接器商品。
NB因外觀、大小、高度多變性設計,外接輸入和輸出各式各樣高度、長短連接器規格相當不一;凡甲對應這樣客製化的產業特性,以最擅長量身訂做的核心能力, 延伸有別於同業以垂直整合創造進入障礙而勝出。凡甲在最前端設計圖以最快速度打入下游客戶研發部門,並隨時與上游供應商討論、更改。
在製造方面,連接器因高度、長短、多腳數等特性,端子常須進行複雜彎曲的加工,因而將模具、沖壓、射出委外由專業廠商加工,本身以後段組裝為主,並確認最 後出貨品質及掌握交期。凡甲不以經濟規模,改以產品多變性和高難度設計取勝,提供完整系列及規格,將「彈性」、「速度」、「品質」、「創新」發揮至最大, 與供應商共榮共存,創造與其他競爭者之差異。
於公司以設計為主,製造部分採取外包,使得凡甲的毛利率一直優於連接器廠同業,非NB高毛利產品比重持續攀升,2009上半年平均毛利率為40.26%居連接器廠之冠。2009大陸稅制改變也讓連接器廠上半年有退稅利益。
毛利率的變化是凡甲最大的重點,就1H09/1H08比較,主因
1. 1H08台幣急升;匯率大幅升值 ( 32.5 -> 30.5 ),產品以美金計價,導致ASP下降了6~10%
2. ASP策略偏失,客戶拿對手的價格要凡甲砍價,造成 凡甲毛利率的下滑;
3. 銅價高,由於轉嫁客戶困難,僅能透過原料銅材的節省及更改設計來降低原物料影響。
$4000 per lb -> $ 2900 per lb (20090921)

凡甲1Q09/2Q09毛利率再大幅跳升8%,原因可分為二大方向:
產品結構方面,高毛利率產品比重增加,工業用(變壓/通訊)及電池母座在1Q09之比重為9%,2Q09之比重已拉升至10-15%。
Industrial competition===============
凡甲(3526.TW)是國內NB連接器製造業者,專攻內部I/O部分,競爭者為實盈及鴻海
台灣ODM廠規模日大、議價能力也與日遽增,讓惠普、戴爾等品牌大廠愈來愈有戒心,擔心筆電會從現在的「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未來NB需求增加量還容的下2個EMS大廠的經濟規模,因此在大廠策略性的撐腰下積極培植鴻海和偉創力加入代工行列。
NB系統廠採購透露,鴻海跨入NB組裝檯面化後,NB大廠老板曾下令給採購,「鴻海連接器若沒有比同業便宜20%,就不要向它採購」,造成鴻海連接器訂單大舉流失。
2009下半年起市場傳出鴻海轉頭回來積極搶單,將是NB連接器廠上半年財報亮眼之後的最大隱憂,因為即使NB大廠不轉單回鴻海,但是殺價競爭,就夠讓中小連接器廠獲利失血。。如何在對手強勢壓境下維持毛利率不墜,是眾多連接器廠的競爭力關鍵。
廣達、緯創等大廠內部都有討論降低在鴻海下單的比重,因此積極鼓吹其他供應廠商擴產。但是從競爭力來看,鴻海過去能幾乎獨霸連接器業界,除了價格有競爭力外,技術、產品也都是業界頂尖,所以NB代工業者很難完全割捨對鴻海的依賴。
鴻海9月起將全面調降連接器價格,並已獲得NB系統廠證實,試圖鞏固市場。鴻海連接器居全球前五大,無論品質、產能、交期和服務,小廠都難以抗衡,如果鴻海價格與其他廠相同或更低,除非有政策性考量,否則沒有不用鴻海連接器的道理。
在鴻海效應上,凡甲1H09營收雖然成長,但主要是來自新客戶(緯創 三星)的加入,並非ODM廠的轉單效應。鴻海2H09已正視未來ODM廠轉單的可能,已率先開始殺價競爭,將造成同業龐大的ASP壓力因此鴻海效應對凡甲而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短期間應是弊多於利。
鴻
海雖然短期間內缺乏設計能力,但長期來說,以垂直整合及量產能力而言,鴻海皆優於一般NB
OEM廠,華碩的學習曲線甚至不到2年,不同於華碩的向下整合,鴻海採用零組件往上整合模式,在重要零組件品質皆優於競
爭對手下,且具有深厚的DT實力,OEM廠商能夠抵制力道不足。
鴻
海集團2009年對下游筆記型電腦客戶與上游零組件供應商尚未搭起全面性的信任橋樑。廣達、仁寶與緯創等設計代工業者可無礙的與筆記型電腦的自有品牌業者
進行全球協同研發、甚至是主動提供具市場性的產品設計樣品等,而上述的互動經驗,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不大可能一蹴可幾。
富士康以集團採購優勢,從CPU等零組件採購,到超過50%的零組件在富士康垂直整合製造優勢,富士康在大陸上網本的成功,許多山寨本的上網本都不敵鴻海與品牌上網上,出現倒閉潮。
鴻海緊跟HP遍布全球。2008年3月,鴻海跟著HP投資新台幣15億,在俄羅斯成立PC組裝廠,2月份再宣布和HP前進土耳其,投資20.7億元;這一次鴻海攜手惠普西進重慶,投資金額更高達330億元,就是要搶下NB版圖。
看看2010年惠普NB訂單,目前廣達拿下4成、1600萬台成為第一大,鴻海只有200萬台,以區區5%緊追在後,不過一旦重慶產能開出,鴻海2012年可望生產2000萬台筆電,屆時在惠普NB的比重有機會超過五成,搶下廣達龍頭寶座。
全球第二大液晶電視廠新力(Sony)為節省開支,計劃關閉海外生產據點,鴻海將接手新力墨西哥電視廠。一旦鴻海接手新力墨西哥電視廠,也有助於集團內的群創,取得新力北美的電視面板訂單,對大尺寸電視面板的需求將會爆增,群創可能提前啟動7.5代或8.5代等新世代廠的投資計劃,以配合集團內的液晶電視機需求。
新力在液晶電視的主要代工廠包括緯創、冠捷、鴻海及佳士達等。由於鴻海美洲未設立工廠,也讓緯創吃下新力多數北美訂單,若鴻海有意承接墨西哥廠,對緯創、冠捷可能造成轉單威脅。
FX Risk =============
32.5 -> 30 (10%)
凡甲首季毛利率逆勢成長,仍不敵匯損蝕,侵蝕每股獲利達0.9元,匯兌損失達3416.6萬元。
Financial Analysis=====
ROE above 25% (Good)
Debt to Asset ratio 50% (Modest)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 投資與融資活動均淨流出 ==>有穩定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入!
流動資產 > 負債總額 且交易對象為ODM廠 所以應收帳款品質應不會太差!
董監無任何質押
Dividen payout ratio 55% 再投資比率相當高
Team ===============
凡甲董事長陳祖林(六十一歲,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總經理游萬益(五十歲,美國史蒂文斯科技學院材料工程研究所畢業)二位經營者以低調、沉穩步伐,帶出凡甲相當優質的營運內容。 游總為鴻海研發課長出身,美商杜邦電子資深產品工程師,創立凡甲後以對人的誠懇、正直與工作夥伴間無私同袍愛一同奮進,搭配上以「抓頭顧尾(台語)」工作哲學。
Conclusion===========20090829
產業與產品競爭力可持續,面對鴻海競爭可抵抗約5年以上,財務操作保守,投資此標的報酬高。最大風險是鴻海採取窒息式手段,價格撲殺小廠,但就反擊鴻海的角度來說還是會給小廠機會,目的是培植單一零件製造大廠,還是有存活的機會。由於採委外製造,品質成本掌控需注意。預計未來EPS最高可達 15 元。